“人界,又被称为人间界。?5/2.m+i¨a*n?h?u^a+t^a+n_g·.\c¨o-m/”
“三界浩淼,无人可以说的清三界到底有多大,只说我们所在的人间界,便有三千界之称。”
“而这三千界,又只是三千大世界,大世界之下,还有中世界,中世界之下,更有小世界。”
冲和真君每说一个世界,便依次点了点大中小三团灰雾。
“除去三千大世界为天道定数,亘古不变,各大世界之下的中世界和小世界,则从未有过定数,寰宇之间,甚至每时每刻都可能有世界在诞生,抑或在消亡。”
“而我们灵墟界,便是一个中世界,归属于霄天大世界。”
“霄天大世界?”
一直都在安静听着三界秘辛的灵初忍不住发问。
灵墟界曾经有过飞升之人,如今也有化神修士,这样都只是中世界,那大世界的修士该如何强大?或者说大世界只是界域面积更广?还是更古老?
“所谓的大世界,其实就是无数个中小世界组成的,统称罢了,并没有具体的一个世界。”
似乎看出了灵初的不解之处,冲和真君细细的解释道,“中小世界的界定,实则很简单,没有飞升之人的就是小世界,一旦有飞升之人,便会被界定为中世界。\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
灵墟界存在已经不知道多久了,飞升之人亦是不少,据三清道宗的典籍记载,基本上每隔五千年就会有新的修士飞升。
有一段时期,甚至每千年就会有修士飞升,那时候的灵墟界,可谓是真正的修道盛世。
然而如今已有近万年不曾有修士飞升了。
冲和真君看向灵初,“你可知万年不出飞升之人,意味着什么?”
灵初抬眸,看见掌门眼中染上的悲色和不甘,思索了片刻,答道,“既然有飞升之人才是中世界,那莫非,万年无飞升,便不再是中世界,而是小世界?”
中小世界,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玄机,不然的话掌门应当不至于重视这个问题,且,情绪也不该如此起伏。
冲和真君对灵初的聪慧敏锐并不讶异,反而目露赞赏之色,这丫头本就机灵,况且能够修炼到元婴境界的,也没有一个是真正蠢笨的。
“三清道宗立派数万年,明确记载飞升的修士有八位,其中包括了开宗立派的三位老祖。
三万年前,那时候天界与人界尚未完全隔绝,飞升上界的老祖们时不时还能递些消息下界。`@$兰?兰?文(学ˉ? [?^追;?最·{新$章$¢±节?¥ˉ
也是那段时间,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大中小世界之分,更是第一次知晓上界有一先天而生的至宝,名为三界碑。”
冲和真君只是元婴修士,数万年前的事情自然不是他亲身经历,绝大多数的秘辛都是他成为三清道宗掌门之后才知晓的。
譬如这三界碑。
三界碑,碑如其名,囊括三界寰宇,凡三界之内,皆立于碑上。
按照飞升老祖们的讯息,说是天界传闻,三界碑本体有通天彻地之能,但凡三界界域有变,都会出现在三界碑上,而一旦留名于三界碑上,就会与三界碑建立联系。
不论是界面的新生还是毁灭,有无飞升之人,界域何名,位于何处,三界碑皆可得知。
听起来三界碑似乎只是一件记载用的至宝,但天界却把三界碑看的颇为重要。
打探多年,才得知界定世界大小的,其实是三界碑。
而与三界碑建立联系,或是被三界碑界定为中世界,似乎都会对该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后经过数千年的观察,对比旧日典籍,众仙门发现,灵墟界自从有了第一个飞升之人,被界定为中世界之后,天道似乎更完善了。
这个结论是由大乘修士牵头,数位化神修士讨论研究之后得出的。
天道完善,似乎听起来没什么,但自元婴开始,修士便要开始感悟天地之力,接触天道法则,你们越完善的天道,天地之力自然就越强,法则也会越好。
对于高阶修士而言,就意味着飞升的几率大大提升。
同时,经过近万年的比对,众仙门还发现了灵气浓度的变化。
每一次灵墟界有修士飞升,灵气浓度就会在接下来的千年内不断提升,随后稳定。
也就是说,一个世界一旦被界定为中世界,有修士飞升,那么无论是天道完善还是灵气浓度提升,对于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好事。
而这一切,极有可能和三界碑有关。
能够影响一个世界的天道和灵气,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