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重生俏厨娘养成记 > 第 55 章

第 55 章

家的历史一样长了。今天我们的嘉宾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厨娘,她曾经在我台举办的第一届民间食神擂台赛上夺冠,据说她对酒文化也颇有研究,有请司南。”

然后司南就踩着音乐灯光笑么嘻嘻的出现在台上,她心里觉得这实在有点傻逼,但也只能好好配合。

对着镜头,简短的打了招呼,自我介绍完毕,进入正题,司南体态放松神情平和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我国的酒大约可以分为南酒北酒,也就是以前所说的南黄北白。但为什么茅台又会成为国酒呢?这是因为在前清,贵州是不产盐的,食盐全部要靠四川接济,而运销川盐却是由山西和陕西两个地方的人所掌控,还是这些盐商发现了茅台村杨柳湾的水质极佳,大家知道,盐商历来都是极有钱的人群,他们不惜重金从家乡请来了酿酒名家,同时还带来了顶好的酒曲子,历经数十年的潜心酿造和不断优化,才有了国酒茅台……”

司南和主持人按照预先排好的大纲,氛围热络又不浮夸的互动着,也算录制的很顺利。中间休息的时候,节目组发了盒饭,大家聚在后台随便吃点,然后休整补妆,接着继续录制,司南对主持人说:“燕姐,没想到你这行是体力活啊。”

“隔行如隔山,都看着我们光鲜亮丽。其实今天还算舒服的,能坐着主持,有时候一站一整天,也是没办法。工作想要出成绩,大约天底下没有哪个行当不辛苦。”

司南点点头,这是硬道理,汗水洒在哪儿,成果看得见。

☆、第121章 有酒有菜

休息完毕,下午录制司南现场教授大家做几道下酒小菜。司南对着镜头说:“中国传统饮者认为君子在酒不在菜,如果一个人既要饮酒还要考究菜品,那就是吃喝之徒。文化中把饮酒者分了三类,酒仙酒徒和酒鬼。李白自称酒仙,应该没人会有异议,因为他在酩酊大醉的状态下,贡献了无数流传千古的佳句。今天我们会把酒鬼称为灌黄汤的,这其实是句苏州话,因为南边多饮黄酒。是有此言,现在的社会开放自由,没这么多含有阶级褒贬的观点,我们大可以既要好酒,又要好菜,所以就教大家做几道简单的下酒小菜——喝什么酒配什么菜,北方人喝白酒,我们就先做北方风味的下酒菜。”

镜头转向料理台,上面已经摆好了各种食材,司南伸手指点着一样一样做了介绍,最后才说出今天要做的两道小菜,一是牛ròu花生粒,一是原汁蒜香黄油口蘑。材料易得,酒饭皆宜。说罢就熟练的操作起来,牛里脊切小块,酱油料酒盐胡椒水淀粉蛋清抓匀,又切了一些洋葱芹菜番茄放进去一同腌制,借鉴西餐的作法,让牛ròu多一些清香。花生米滚水泡上十来分钟,然后放进笼屉布里面,包扎好后用手轻柔快速的搓动,几分钟后打开布包,将花生米倒进水里,果然红色的外皮都飘了上来。备好材料后,司南起了油锅,加热的同时,将腌制好并且把辅料都剔出的牛ròu粒,用厨房纸巾轻轻搌干水分,用撒了少许淀粉让表面更加干爽,等到油温六成热,即将控好水的花生米和牛ròu丝一起下锅,半炸半炒,并撒了少许姜丝去腥提味,待到牛ròu粒表面紧绷,花生米色泽金黄,国内不再有大量水分刺啦作响,就将锅内的食物倒在漏勺内控油。

一道菜备好,司南开始另外一道菜,她起了干净的煎锅,放入一块黄油,不待油热,投入大量的蒜末煸炒出香味,然后将新鲜的白色口蘑去蒂后整粒投入,慢慢煎炒,直到蘑菇出水体积缩小,这才将火力调到合适,撒入海盐慢慢收汤。一时间摄影棚内香味四溢,主持人都感觉自己唾液四溢,有了几分馋意。司南拿过盘子,将菜品倒入,镜头给了特写:一盘深红色的牛ròu粒夹杂着金黄酥脆的花生米,一盘淡黄中聚着rǔ白的蘑菇。

主持人过来试味,对着镜头矜持的每样夹了一点送入口中,然后品评道:“牛ròu外焦里嫩,花生米酥脆,口感对比强烈却又统一;这道蘑菇虽然是西餐的作法,吃起来蒜香四溢,柔韧中带着爽脆,还有蘑菇特有的清新质朴,非常的美味。这两道菜的确都是下酒的好搭档,操作起来也不难,电视机前收看我们节目的各位观众,强烈建议你们也试试。”

录制结束,各路工作人员纷纷扑来要求试菜,司南看蘑菇有些凉了,说放进烤箱热热,大家纷纷说不用不用,拿起筷子争先恐后的,待到吃进嘴里,都满意的叹息:以前也有大厨来录节目,也做过鱼翅鲍鱼,但总是吃着隔了一层,不是不好吃,是进到肚里不熨帖。司南笑笑:家常菜和馆子菜是有区别的,人还是更习惯于自己日常吃的菜式。

☆、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