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向司南做了保证,不会再下黑手出阴招。至此,司南终于获得了片刻的放松生活,出门不用再鬼鬼祟祟。
时间安排的恰到好处,司南月底进剧组,按照剧组的安排和计划,她要在里面拍摄一段时间,出来刚好是中秋佳节,俩人趁着长假回祖居。等到入冬的时候,电影完成后期制作开始大规模宣传,到时候司南就得跟着剧组大江南北的乱跑大半个月。等这些都忙完,也就到了年底,陈凯泽要带司南回趟美帝。
计划安排的妥妥当当,忙而不乱。司南谢绝了出版社关于第三本书的邀约,坦诚实在精力时间都不够,无法面面俱到。
经过这一年多的调教,老张从学识到厨艺都有了精进,他不再是成天闷头就炒那几样菜的苍蝇馆子的二把刀厨师;而老板娘对于做点心,也颇为精通,甚至还来得喜欢,没事儿就琢磨点啥,让老板很高兴:这傻婆娘终于开窍了。众人齐心努力之下,小饭馆生意越发红火,吃饭需要提前三天预约了,司南更是定下了规矩:预约以后又不来的,对不起,超过两次,您就永远不用来了,此处不欢迎您。除此外,更是精简了菜单,从两页A4纸变成了一张B5纸:一半是保留菜式,另外一半则是每季度更新的应季菜式。菜品也不拘中西,从欧洲到东南亚,从非洲到美洲,一样的食材会幻化出无数风情和味道来——至此,饭馆的风格和经营模式,终于符合了司南最初的设想和预期,充满了个性化,使用普通的食材,通过精湛的厨艺使之成为美味珍馐,于饕餮中克制,在家常里奢华,把大千世界各国风味浓缩在盘盏之间。
一切向好,但罪恶的阴影却潜伏在司南脚下,她有种深深的笃定,此刻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都是在酝酿惊天骇浪,越是波澜不兴越是会摧山搅海,她有个底限,那就是决不能牵扯无辜之人,基于此,她没敢一口回绝蒋山合作的建议,而是决定见机行事,总是在变化中才能有机会,现在说那些狠话,除了过个嘴瘾,屁用没有。
再进剧组,司南待遇有了明显提高,开拍之前就给她量体裁衣,订制了头面妆容,也有了单独拍摄海报的资格,上面用金戈铁马般的笔体写着:因爱生怖,宁坠地狱——璇姬。造型也是亦邪亦正,紫眸灰唇,黑发乱舞,眼角一颗赤红的泪痣,背着雌雄双剑红裙烈烈,执拗孤傲的站在悬崖边,宁死不回头。
司南很有眼力价的转发了剧组官方放出的造型海报,配上一行字:“仗剑走天涯,只想再见十六岁时初开的花。”这也代表了她对自己所饰演人物的诠释,不是单纯为了爱情,而是心心念念最初的美好。
☆、第281章 娱乐圈的食神洪七公
至此跟着剧组,北上天山南下海角,从圣洁雪山到孤烟大漠,从苍翠竹林到碧海银沙,拍摄过程端的是艰苦异常。这导演不肯在棚内取人工布景,也不喜欢抠了绿幕用大量电脑进行的后期制作,他心中有古风,只肯老老实实的取实地取景拍摄。
司南自孩童时代起,就跟着司慎之每年最少两次外出游历,见识风土人情,寻访饮食文化,风餐露宿随遇而安,从五星酒店到农家猪圈,父女俩天堂地狱来回切换自如,因此跟着剧组的外出,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如果有机缘,司南还能就地取材,给大家改善伙食变变口味。
于是当男女主角吊着威亚刀光剑影的时候,司南却抱着擂钵在角落里吭哧吭哧的捣着二荆条或者朝天椒;当女主遭遇背叛,在倾盆大雨中步履蹒跚的时候,司南蹲在角落里扒蒜头……于是等到了晚饭时分,众人席地而坐一字排开,将盒饭平举,司南就抱着一大罐辣椒酱,从头走到尾,在殷切期盼看她如救世主一般的目光中,将每人盒饭上盖一勺红彤彤的辣椒酱。
也不是每次都做辣椒酱,有时候是洗澡泡菜,有时候又是酱小黄瓜或者小萝卜,甚至是云贵风格的糊辣椒面蘸料。拍摄间隙,司南就带着一群馋鬼去觅食:在蜀南竹海挖笋捉竹虫,回来竹笋煮了咸酸菜,竹虫下油锅炸到酥脆撒椒盐;到了碧海银沙,那就去赶海,就在海边挖个地坑搭上大锅,用海水现煮现吃,这叫鱼饭,司南告诉众人。
沙漠也有好吃的,顺着干涸的河床摸过去,是大片大片橙红的沙棘果,众人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回到营地司南做了酸甜的果子露放到冰箱里,第二天拍戏间隙大家都有得喝;就连沙地里一丛丛的蓬蓬草,司南都没放过,号召大家摘了枯黄的干枝,烧成灰泡出水,用这草木灰的碱水和面,给大家抻出了淡黄色的正宗兰州拉面。等进了深山老林,吃的就更多了,司南严禁大家采蘑菇,她也不是每种都认得,美食虽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