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chūn景已是非常浓郁的时候了,即便隔着蒙蒙的细雨,却依旧可以看清雨中穿着美衣华服,撑着伞排队等候护卫放行的百姓。
排队的人严格来讲并不算多,但远远望去,看不清伞下的人,只看得到伞下的华服背影与伞面的诗情画意,正是透着一股子莫名的美感,她若是丹青妙手,指不定见此景,会生出了几分作画的心思。
排队放行很快,金陵没有眼下长安城的戒严,自然也不会刻意去为难什么人,所以检查放行的速度很快。
“包袱解下来,马车掀开,有违禁物的一概收缴。”护卫的声音懒洋洋的响起。
眼下又没有得到什么禁令,检查起来也有些马虎。
卫瑶卿带着斗笠撑着伞下了马车,感慨真是哪里的护卫都一样,也会偶尔偷个懒,近看就没有远看的那般诗情画意了。
毕竟诗情画意是偶尔,多数人还是要奔波于生计的。她抬头看向前方的管事,也就是红果儿的叔叔,不知道是不是隔着雨的缘故,一向处变不惊的管事脸上多了几分yīn郁。
第398章 金陵
检查一路通过放行,卫瑶卿算着当日jiāo给管事的钱,生生的觉得这个搭车费真真太合算了。
虽说这个商队里不少人都是跟随商队行走的老手,但再一次重游故地还是表现出了不小的热情,掀开车帘看向道路两边的街道小巷。
隔着细雨,入目所见的一切都变得迷迷蒙蒙了起来,仿佛雾里看花,带着一层不知名的美感。江南丝织物很是有名,如今建在金陵的江南织造坊就每年要向朝廷上贡不少贡物。
民间的织造坊实力也同样不俗,可谓遍地开花。所以到了这里,明显的察觉到了百姓好在自身衣物上下功夫,随处可见不少人这个天都提着曳地的裙摆,毫不在意的在青石板的大街上行走。
秦楼楚馆随处可见,风月地的名头果然毫不虚传。不少外来的客商喜欢到这里来沉沦一番,出门在外,受制又小,chūn风一度,享受了娇娘软语,却又不用担心纠缠,不少人将此美其名曰风流。
商队里就有不少客商眼睛已盯着街边探身而出的风月场娇娘寻思今晚的猎物了。
卫瑶卿还是按捺不住下了马车,进了城,商队走的很慢,不少客商都跟着在一旁行走着,更方便一饱眼福。
她走了下来,带着斗笠望去:明亮天色、潺潺河流、细雨涟漪、青石短桥、往来行人……尽皆入目。远远近近,商贩吆喝,桥头小吃飘香,chūn日雨水微寒,一切色彩声音和气味全都无比鲜活。
她正四处看着,前头马车上的红果儿也跟着跳了下来,气呼呼的走近她:“你不准看,她们有什么好看的?”
“她们确实挺好看的,你看那些富商不都在看么?”一袭话激的红果儿几欲发怒。
卫瑶卿又及时开口了,“不过我没在看她们,我在看……”
红果儿眼睛一亮,期待着她的答案,如果是在看红果儿就好了。
不过答案也不是在看红果儿,少年笑道:“我在看风景。”
好吧,风景就风景吧,总比看这些女人好的多,红果儿跺了跺脚,冷哼了一声:“等住下来,我就带你出来玩!”
卫瑶卿心不在焉的笑了笑,没有应下。
红果儿在一旁催促了许久,也没有等到她的应声,不由大失所望,正想说的直白一些,看到眼前一幕时,却突然怔住了,而后脸迅速变红,神情也变得扭捏了起来。
这是一群年纪十六七岁的少年,皆是青衫长袍,手中或者握有书卷,或者手持竹扇,还有人腰间悬挂长笛玉箫,他们身材高矮皆有不同,却挺拔俊俏,面容白净,眉宇间皆是意气风发之气。
江南美景与俊俏少年,在红果儿眼里如同一幅奢靡的画卷徐徐呈现。
比起这群少年,容貌平凡的“张卿”自然很快被她忘到了脑后。
“这些……这些人是谁啊?”红果儿喃喃,少女一颗芳心跳动了,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看着俊俏的少年儿郎,“我以前来怎么没看到过呢!”
“是江南书院的学生。”卫瑶卿笑着说道,“如今chūn日正是踏chūn的好时节,细雨也无妨,最重要的是要那个气氛。”红果儿以前来的时候应当不是chūn日,时机不对,自然没有遇到这样的景象。
待到那群少年们走过,再也看不到了,红果儿才不甘不愿的收回了目光,这才反应过来:“张卿,你怎么知道?”
“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