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常及时,而且崔某敢肯定与陈善的消息几乎前后脚到达!”崔远道顿了一顿,说道,“训练出传书的鹰隼,当世仅有两只,我崔家侥幸得了一只,还有一只在陈善手中。”
王翰之看了他一眼,一哂:“那还真是好东西!”
崔远道没有回话,目光落到了那两幅画像上。
“两个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独行南疆。将被囚多年的延禧太后、太子与安乐公主救了出来。一路而来,算算时间,快要出西南府了,那这两个人还真不是一般人。”
“若是在长安出现过,这样的人没道理会不为人知。”谢纠笑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要么,还当真是凭空冒出来的,要么,就是易了容的。”
王翰之点头:“毕竟老者跟女孩子,并不是多么难易容的对象。”
“这话说的,易容对象还有难易之分么?”谢纠讶然。
“怎么没有?”王翰之底气十足的站在原地,扬声道:“十岁以下的顽童最难易容啊!”
因为身高不够,王翰之嘴角的胡子翘了翘,看向谢纠。
这也行?谢纠一双虎目瞪圆:王翰之这老家伙,一把年纪耍无赖啊!
他二人这边对视,一旁的崔远道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进来,只是低头冥思了半晌之后,突然失笑:“这两个人不简单,但咱们看上去懦弱的陛下……”
“也不简单啊!”
第431章 是谁
明宗帝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这毋庸置疑。而且旁观其人,身上也没有一个令人诟病的君主的某些特质,譬如好美色、好大喜功、听信谗言、任人唯亲之流,这些跟他全然没有一点关系。
不是昏君,但为什么几乎让人察觉不到他的明君风范?这跟陈善不无关系。一个横空出世的陈善对君主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除却兵权自重之外,最重要的是陈善光芒太盛会掩盖其他人的锋芒,便是原本隐有贤明君主风范的明宗帝,也被映衬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说的似乎不甚明朗,但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原本应当万人之上的君主压不住他,底气能力压不住自己的臣子。但到底是天子,普通人被压制久了都会反弹,更何况天子?所以天子也必然不服。不服自然有手段,若说同样扶持出的将星huáng少将军是第一个的话,那么这两个横空出世的怪人就紧随其后了。
谢纠摸着下巴笑了:“也不知道陛下哪里找来的人物,倒是蛮有意思的。”
“他是天子,本该如此。”崔远道神色不变,“天子压制不住臣子,不论多贤明,这本身就是做天子的最大的失败。”
“话不能这么说,”王翰之也跟着笑了,捋了捋胡子,“这世上有几个人压制的住陈善?说来说去,只是陛下倒霉而已。”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倒霉?”崔远道放下了端了许久,未尝一口的茶,微微蹙眉,“茶香不喜欢。”
说到一半提到了茶,但在场的不管是老人还是小辈,都没有觉得奇怪。
而后他又继续道:“这就是天意了,大楚建朝四百年,天子出了多少?有过那等真正平庸无为的,江山却是稳固,国泰民安,他也成了百姓口中,史官笔下的明君;有过奋发图qiáng的,却可怜见的被自家兄弟赶下了台,这就是天意。”
“先帝平庸了一辈子被人称作明君,是因为用对了一个人;陛下自小聪慧,人也勤奋努力,先帝用对的那个人,到了这里却变成了用错了一个人,为人所质疑。”崔远道叹了口气,“真是难说的紧,就如我等世族所谓的改朝换代不倒,那也是每行一步,如履薄冰,步步不错换来的。”
先帝平庸无为,重用了陈善,自此安民乱,除谋逆,平西南,作为先帝麾下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先帝给了陈善很大的权利,陈善也借此权利,谋出了自己的今日。安民乱、除谋逆、平西南这些政绩算在了先帝的头上,那么如今陈善自己成了自己曾征讨的谋逆之人,这祸乱自然就落到了陛下的头上。
“谋逆?”王翰之轻哂,“什么叫谋逆?还要看胜者是谁。”世人从来听得都是胜者言,而不会去听一个败者的道理。
有问鼎天下之能为什么不搏一把?自古改朝换代,不都是如此能者居之么?崔王谢三家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错。
“原本老夫并不看好陛下,但如今看来陛下被bī急了,还是有几分魄力的。”谢纠轻哂,“眼下我等在长安静待便是,若是陛下当真用对了人,想必不久之后,就能见到咱们的延禧太后、太子和安乐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