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其生的话,魏军虽然很受感动,却不敢马上答应下来;不是不信任黄其生,而是在目前错踪复杂的形势下,他不敢冒险。
也即是说他不敢将何挺留在三口镇,他必须带他走。还有,从三口镇到文家市有二百来里路,离集结的时间,现在只有十几个小时,他们能如期到达集结地吗?
所以,一个是不敢冒险,一个是没有把握,魏军处于两难境地。
傍晚的时候,他们这支小分队从三口镇出发了。他们谢绝了黄其生先生的好意,带上何挺就出发了。
他们的目标仍然是湘赣边界的文家市。
黄其生见魏军执意要走,就给何挺准备了足够维持五六天的药品,特别是消炎药。
并且,把自己仅有的一副担架也送给了魏军。
这令魏军和他的战友们深受感动。他们向黄其生道别!
何挺躺进担架的时候还没有苏醒。大约走了二三十里远的时候,何挺才醒了过来。他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满天的繁星。
何挺醒来,魏军和古义仁他们都很高兴。魏军说:“副团长,你总算醒过来了,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说着他把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向何挺作了汇报。
何挺称赞魏军做得对:我们的目的是参加暴动,现在部队被迫打散,就要想方设法重新归队,这样暴动才有战斗力,暴动才能成功。
可是现实也是严峻的,路途远,自己又负重伤,徒步前去肯定赶不赢。
想了想,他只得对魏军说:“魏军同志,还是及时赶到集结地为好。不能因为我的缘故让同志们不能及时赶到集结地点。”
又说:“魏军同志,参加暴动是神圣的事,可惜我不能继续下去了。但是同志们必须坚持下去。这样,你留下古义仁来,你带着其他同志急行军往文家市集中,一定要跟上大部队。”
这其实是魏军的真实想法,但是何挺没有开口,他是不会扔下何挺独自走的。
“副团长,你留下来会有危险,我是不放心。”魏军真诚地说。
“没关系,我现在已好多了,我也会想方设法往文家市赶。你们放心地去吧!”
“那好吧!我们走了。”魏军叫来古义仁,叮嘱他机灵点,一定要保护好副团长。
魏军带着上十个战士走了。
何挺说:“小古,谢谢你把我从包围圈中背出来。我记得我在倒下前,曹连长他们都倒下去了。”
古义仁说:“副团长,是的,我看到曹营长他们倒下去的。”
“把你留下来,你后悔不?”何挺问古义仁。
“照顾和保护长官是我的职责,我不后悔!”古义仁说。
“我们也走吧,天亮前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何挺说。
“是!”古义仁过来搀扶何挺。
却说魏军带着上十个战士紧赶慢赶,于次日的正午时分才赶到文家市。一打听,大部队己走了差不多快两个钟头了。
魏军没有迟疑,紧接着就追了下去。他没想到,就在他走后不久,林欣儿也赶到了文家市。只不过林欣儿得到的消息是,大部队是去进攻长沙,她一路追赶,追到了长沙。结果她与秋收起义的部队失之交臂。
而魏军仅仅早了两三个钟头,他们一路追下去,逢人就问,结果没有走冤枉路,于傍晚时分追上了大部队。
魏军追上了大部队,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就问他:你是哪个部队的?魏军回答说他们是二团三营的,营长是华卓然。
这个军官一面派人去叫华卓然,一面亲自去报告总指挥。
华卓然听到有自己的战士追上了大部队,心里非常高兴。他赶紧来见总指挥。
在这里,华卓然又一次见到了毛特派员。
总指挥指着魏军他们对华卓然说:“华营长,这是你手下的兵?”
华卓然以标准的军人姿态敬礼回答:“报告长官,是!他叫魏军,是敝营三连一排排长,其他的都是三连的士兵。”
华卓然口齿清楚地报告。
总指挥对华卓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问道:“华营长,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
华卓然同样恭敬报告:“报告长官,加上魏军他们,我手下现在有五十八人。”
一旁的毛特派员说:“华卓然同志,你们的损失是大了点。但是不要紧,你们五十八人就是五十八颗种子,将来会发芽、生根,长出更多的果实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