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铁马金戈 > 第1335章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第1335章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人胜利的前夜。

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约定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2至3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完全陷入孤立。

在太平洋战场,1944年11月起,以塞班岛为基地的美军B-29轰炸机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各城市。

1945年1月起,美军相继在吕宋岛、硫磺岛、冲绳岛登陆。6月30日,美军攻克冲绳全岛,从东、南两个方向直逼日本本土。

在中国敌后战场,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初,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连续发起大规模局部反攻。

并以一部向河南、湘鄂赣边、苏浙皖边敌后进军,歼灭日伪军47万余人,攻克城市70余座,收复国土32万平方公里。

解放区面积扩大至86.4万平方公里,部队达93万余人,民兵达220万余人,为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

会议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

并规定了军事任务,即“动员军队与人民,从各方面来准备大反攻,及准备战略上由以游击战为主到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

同时,号召“中国人民应该扩大自己的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并在一切敌人所到之处,广泛地自动地发展抗日武装,准备直接配合同盟国作战,收复一切失地”。

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战结束后,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后为新任首相艾德礼)以及三国的外长、参谋长和顾问等,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就一些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来的第三次三国首脑会议,史称“波茨坦会议“,亦称“柏林会议”。

会议通过了两个文件,一是《柏林会议公报》,二是《柏林会议议定书》,两个文件都由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分别代表苏、美、英三国政府签署。

此外,会议还发表了《美中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中国政府虽未参加讨论,但公告事前征得中国政府同意,所以以这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

当时苏联尚未对日作战,所以没有签字。

但日本法西斯顽固坚持反动立场,公开拒绝了波茨坦公告。

同盟国只有对它进行最后一战。美国为了争取掌握占领日本的主动权,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8月8日17时(莫斯科时间,东京时间为当日23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书,宣布苏联将参加波茨坦公告。

并当面宣布,苏联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苏联对日宣战,既是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所承诺的在德国投降后2或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的反法西斯国际义务,也是苏日矛盾加深、双方长期军事对峙的总爆发。

此前,苏联政府已于1945年4月5日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早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即已开始对日作战之准备。

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那次会议上讨论了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通过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4月27日,苏联最高统帅部任命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苏联远东军总司令。

5月,又从西线抽调大军到远东,同时,将各种军事物资和军事装备、器材源源不断地调运至远东,大大增强了远东苏军的兵力和装备。

至8月初,苏联已在中国的东北边境部署军队150多万人、火炮26000多门、坦克5500辆、飞机3800多架,总的兵力兵器远远超过日本关东军(当时关东军仅有约75万人),形成了极大的优势。

苏联对日宣战,大大出乎日本的意料。日本原来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后需要休整,对日作战时间可能在1946年春,最早也要到1945年9月上旬。

苏军的主要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