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城里的大户人家,没个官身的,也配不上你的。
可有官身的好人家,又都讲究个门当户对。咱家连小门小户都算不上,这不是累着你了。
王爷哪点不好啊,长的好,会说话,对你还……”
林半夏拍拍王氏的手背,“爹娘对我的好,我都知道。我才十四,不着急的。”
“怎么不急,过了年就虚十五了。”王氏急道,“拖不得的。”
林半夏笑了,“娘也说了,我得找个门当户对得嫁了才好。咱慢慢找,不着急好不好?
明天我陪娘进城,咱们娘俩好好逛逛。”
王氏看着林半夏半晌,长长地叹口气,“你明天还有正事与王爷商议。”
这话说着,心里却又升起期盼来。
王爷都要与她姑娘商议啊,她姑娘还能给王爷赚钱,说不定……
立刻就改了注意,“娘就不去了。”
“去的。”林半夏道,“那些事情哪里要与王爷商议,就是与铁匠商议的。明天爹娘都去,带着石头、当归一起。”
林半夏站起来,“这么说定了。”
王氏跟着站起来,“你还去哪里?”
林半夏道:“我去村长那里看看。”
林半夏去了自己的屋子,取了个账本,出了院子。
王氏在身后看看,摇摇头,暗暗地叹口气。
隔壁张婶子探头招呼着:“林家嫂子,半夏又忙去了?”
林半夏得了乡君的封号,让村子里着实热闹了一番,然后看着林半夏仍然是每天粗布衣服,和平时也没有两样,慢慢的热闹就也淡下来。
这几天砖窑、炭窑、糖厂不断地招人,大家的热情全都转移上去了。
恨不得马上交了租子就上工。
至于租子还是赋税,交给县里还是林家,也没区别。
除了感叹林二好命,生了个能下金蛋的姑娘,再就是笑话下林大和林老头一家。
张婶子向王氏招招手,等王氏走到篱笆前,小声说道:“嫂子,你公婆大伯哥一家是什么样的你也知道,你可得让半夏小心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