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新闻未经任何证实’。
是啊,nypd作为纽约的保护力量,其作用应该是维护纽约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怎么可能知法犯法,去制造车祸呢?
纽约之声因为这条不靠谱的新闻收到了大量留言。
nypd最近虽然有故态复萌的趋势,雪城惨案跟布鲁克林大桥特大连环车祸的调查进度都不给力,但他们还保持着前段时间的优良传统。
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nypd还很善于听取公民的意见。
不管做没做到,至少他们先打开了耳朵,在倾听公民的声音。
联邦公民哪受过这待遇啊,立马对nypd另眼相看。
现在nypd虽然各方面拉跨,但只要这些让纽约人另眼相看的点还在,就始终会有人支持他们。
这套执法规范还是布鲁克林亲自设计的呢,当时的目的就是扭转nypd在纽约人心目中的形象,让他们相信nypd。
纽约之声的主持人并不慌张,他甚至挑选了几个骂的比较出彩的留言念了出来,结果吸引了更多辱骂留言。
几番折腾下来,纽约之声听众群体扩大,运营商赚的盆满钵满,只有听众们气鼓鼓的,一大早晨就很不爽。
布鲁克林其实也很不爽,但他没有表现出来。
来到e.d.n.y.,刚走进办公室,韦伯斯特就缠了上来,提醒布鲁克林有数位法官正在接受调查,可能无法参加早晨的例会,另外,由于多名法官面临调查,数位甚至直接请假,这让e.d.n.y剩余法官的工作压力骤增。
不光是身体上的——即缺席法官需要处理的案件全部分配到未缺席的法官身上。
还有心理上的——无论什么工作,稳定是最重要的。
当周围的人都安安稳稳老老实实工作,一切风平浪静时,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
可如果隔三岔五就出点儿事故,周围的同事今天被带走一个,明天被带走一个,还有传闻公司负债累累即将破产,老板半天不露面就传闻他跑路了。
这样的工作环境会给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让人根本无法将心思放在工作上。
满脑子都是‘我也被带走怎么办’,或者‘公司真倒闭了怎么办’跟‘老板是不是真跑了?’。
司法行为委员会的行为就是让e.d.n.y陷入了这种气氛之中。
整个e.d.n.y,尤其是内庭,充斥着一股不安与躁动。
布鲁克林没说什么,他让韦伯斯特通知当执法官,安排好工作,一切照常。
开完例会,韦伯斯特又过来通知布鲁克林,司法行为委员会的调查人员想跟他谈谈,就在会议室等着呢。
布鲁克林将一封邮件回复完,这才抬起头,淡淡的说道“让他们等着。”
韦伯斯特‘哦’了一声,犹豫着问道“要不要把他们赶走?”
布鲁克林抬头看了韦伯斯特一眼,发现这货竟然是认真的。
这让布鲁克林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摇头拒绝了韦伯斯特难得的‘建议’,布鲁克林拿出手机,拨给伯克。
伯克在得到布鲁克林的保证后就立刻办理了出院,这会儿正在哈佛校园内撒欢儿呢。
布鲁克林关切地询问了伯克的感觉,确认他身体状况真的可以出院,并叮嘱他一旦感觉不适,立刻去医院就医。
关心的话说完,布鲁克林说明了来意。
“伯克,通知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等所有法官、书记官、法官助理等法院工作人员,停工抗议。”
“抗议司法行为委员会的狗屎一样的秘密行动,即不符合法律规定,又不符合程序正确,他们在胡搞乱搞,他们严重影响了地方法院的运转。法官们是被冤枉的。”
“前期只要哈佛议会的人参与。”
“告诉其他人,要想加入这场抗议,必须听从哈佛的调配。禁绝单独行动。”
“记得联系克雷蒙特主教,让他准备代表宗教发声。”
布鲁克林述说着布置,伯克沉默地听着。
一直到布鲁克林说完,伯克消化了一番,才开口问道
“布鲁克林,我需要再确认一下,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伯克如此谨慎,是有他的道理的。
联邦本来就够混乱的了,布鲁克林却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