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保量。
这么一来,事情就变得戏剧性了。
从一开始来看,秦安红不过是在酒吧偶遇了何源,然后何源看到大鼻子吉米欺负国人,让林安然上台,条件是帮秦安红解决吴曦的困局。
可是当何源与吴曦之间的交易达成后,反过来一看,味道似乎又有点不对。以何源的鬼马心思,完全可以在秦安红回到京城的第一天就收到风声,知道秦安红为何回来,回来要干什么。
然后的事情就简单了。那晚上,何源本身并非去捧大院儿时玩伴强子的场,而是可以安排了一场所谓的“偶遇”,林安然和吉米之间的争斗,不过是一场临时加塞的插曲,所谓为国争光不过是子虚乌有,压根儿就是生意场上一步棋。
当这个局一步步抽丝剥茧揭开,林安然顿时又惊又佩,惊的是陷阱无处不在,幸好何源不是什么坏心眼的人。看来何源所说的,吃喝玩乐就是生意,这点基本是属实的。
饭桌往往就是收风的最好地点,和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一样,什么茶楼酒馆永远是江湖人物聚集的地方,要打听消息,这种地方是首选。
林安然在何源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在他看来,何源就是一部在改革开放起步的特殊时期造就的完美的特殊机器,人脉从这条传输带上进去,从另外一条传输带出来以后,就成了花花绿绿的钞票。
事物皆有其因,何源在大院时候,父辈官职不算最大,却能成为所有孩子的头,这一点不会事出无因。
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强子也是大院出来的,只能混到去开酒吧的地步,而何源运筹帷幄,在饭桌上谈笑风生,暗地里不吭不哈就把生意给做了,把钞票揣进兜里。
离开京城的前一天,何源对林安然说:“林老弟,你在基层如果做得不开心,或者需要解决什么事情,给我打个电话,当哥哥的绝不会让你失望。”
这等于给林安然许了个诺,林安然当然不会相信何源是白给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秦安红在边上听了何源的话,没吭声。回头就提醒林安然,何源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跟他合作,你自己手里要有筹码。
林安然笑道:“我一个位低职微的小公务员,有什么筹码让他看中的?”
秦安红说:“人本来就是最大的资本,何源做生意其实不是投资物资和产业,是在投资人,你没看出来?”
这话得到了林安然的认同,他回到滨海市,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估计就是刘大同会不会找自己。虽然那晚上装醉蒙混过关了,实际上他心里清楚,刘大同只要不是白痴,就能查到他的身份。如此一来,找自己帮忙是不可避免的。
幸好叶文高也给了个承诺,现在自己有叶文高的电话,必要时,可以试试。毕竟在林安然看来,在开发区建集装箱码头,这是一件利市利民的好事,既然是好事,帮了也无愧于心。
林安然还是选择坐火车离开,秦萍居然也是同一天走,而且在武川下车,这样一来,俩人就得同路,在车上待上二十个小时。
秦萍对林安然的印象大为改观,不再横眉冷对,和林安然在一起有说有笑,谈不完的话。
于是这二十个小时一点都不闷,有美相伴,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武川,秦萍显然有些依依不舍,问:“林安然,我们还有机会见面吗?”
林安然听了就笑,堂堂一省之长的女儿,要见自己还不容易?他听说秦萍今年就要毕业,打算先去贫困山区支教一段时间,再考虑工作的问题。
于是就开玩笑道:“可以啊,你不是喜欢支教吗?滨海市还很多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也不少,你来支教,我们就可以见面了。”
秦萍轻轻咬着嘴唇,没说话,提着行李下了车,回头再看的时候,林安然已经消失在滚滚的人流中,再看不到了。
第145章市长约见
刘大同这两天心烦意燥,原因是市府办政研室送来了一份近期对滨海市工业发展近况的调研材料。
从年头开始,在刘大同的授意下,政研室就在各县区里穿梭忙活,鼓捣这篇调研报告。刘大同给调研人员的指示是:真实、可靠、有建设性和开拓性。
结果报告出来摆在他的面前,却让他大为吃惊。据统计,滨海市的工业占gdp比重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点二,这种残酷的现状让刘大同大为吃惊。据他所知,八十年代末,全国的工业比重占gdp比率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而现在九十年代都过去两年了,滨海市居然在才百分之三十多!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