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说了好话的。按照你现在的情况,去滨海市也最合适,级别、待遇都没问题,还是市委书记,一把手,多少人想都想不来,你说,我该不该恭喜你?”
听他这么一说,宁远倒觉得真是那么回事,滨海市是老牌地级市,能到那里当书记,是他确实不敢想过的。
宁远心里暗自揣测,倒是是谁给自己丢了个大馅饼呢?按道理,自己一向懒得和人搞关系,在省里的知交并不多,而且由于是书生从政,多少沾了些傲气,又不拉帮不结派,有人给自己推荐?
真是邪门了。
看着宁远惊疑不定的神色,王爱国问道:“怎么?人家求之不来的位置,到了你手里就成烫手山芋了?看你怎么一副不情愿的模样?”
宁远想都不想,居然照直就说了:“说实话,王厅,你也知道我个人,不懂玩官场手段,地方事务比省直机关还要复杂,推荐我这种人,合适吗?推荐我的那个人,他清楚我的情况吗?”
王爱国敛起笑,严肃道:“不要胡说!组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口气一转,忽然唉地叹了一声,说:“宁远,你知道你的缺点在哪吗?你二十四岁就从南大毕业,然后留校,二十八岁就当了文学院副院长,三十二岁副厅干部,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后来六年时间里一直原地踏步走吗?这次可是你的机会,你已经四十一了,再不争取上正厅,黄金时期就过去了,听我一句劝,不要乱说话,收拾心情准备去滨海市大干一场,叶书记既然点名让你去,我想有他的考虑。”
第534章赴任
宁远从王爱国的办公室出来,在楼梯拐角处遇到了迎面而来的李副厅长。
看到宁远,李副厅长伸头扫了一眼王爱国的办公室,神神秘秘将宁远拉到僻静角落,问:“老宁,你是不是准备去滨海市赴任?”
宁远说:“组织上决定了,别无选择。”
李副厅长闻言,目光马上深幽起来,颇玩味道:“老宁,看不出呀,你平时不吭不哈,暗地里都搭上了叶书记的船了。”
宁远察觉李副厅长的语气里有一丝酸溜溜的感觉,似乎又有些幸灾乐祸的语调,不置可否道:“我一介书生,哪来的什么船搭。”
李副厅长当年就是接手宁远办案的那位副厅长,最后案子结了,厅里重新调整分工,李副厅长就和宁远换了个位置。
对于李副厅长,宁远个人情感上是不大喜欢的,知道这人是佟学林的人,喜欢钻营多过脚踏实地。
李副厅长眼中又推起了那种神秘的光芒,说:“你估计不知道吧?起初并不是指定你去的,早几个月前,佟省长就找我谈过了,问我想不想去,不过后来据说名单都报到了组织部,没想到叶书记一来就否决了。这事,邬省长可听不高兴的。”
宁远道:“老李,你不是怪我抢了你的好事吧?”
李副厅长似笑非笑道:“那也不会,我还得感谢你不是?现在邬省长和叶书记因为人选问题已经这样了,你去那里工作,也就是个磨心,老宁,别怪我不提醒你,小心为上啊。”
说罢,呵呵笑了几声,推说自己有事,晃悠悠往王厅长的办公室去了。
宁远呆立原地,好一阵才想起要到组织部去一趟,王厅长让他离开后迅速去组织部那边领派遣通知。
到了组织部,没费多大功夫就办好了手续,接待他的是一个姓唐的处长,交代他三天内要去滨海市报到。
然后问宁远要手机号码,宁远只好解释说自己刚援藏回来,一切尚未安顿好,所以手机也没有。
唐处长皱着眉头,好生为难,按理说,这电话号码要来是方便联系的,这年头的厅级干部,谁没一台手机?况且话费有公家报销,眼前这位还真有点儿特殊。
最后只好留了宁远的家庭电话。
时间如此急促,倒让宁远有些为难。援藏三年,这回好不容易夫妻团聚,没料到一下子又要到滨海市去。老婆张芳芳也不知道又会不会发脾气,这几年,芳芳的脾气越来越大,原本就有些别扭的夫妻关系裂痕更深。
张芳芳在省城办了个软件公司,实际上,宁远知道张芳芳自己不过是高中毕业,那张大专文凭不过是参加南大的函授拿到手的,公司的软件都是她的一位合作伙伴叫钱坤负责设计的。
张芳芳觉得宁远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都厅级了,挣的钱居然还没自己多,平常离的牢骚怪话便不会少,甚至说宁远好歹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不如辞职下海学钱坤一样整点生意做做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