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向邬士林提供着叶文高一举一动的情报。
不能不说是个笑话,省委秘书长本来应该是省委书记最重视的一个职位,这个位置上配备什么人,省委书记最有发言权,虽然省委秘书长任命权是由中央组织部握着,但是人选确一般都由省委书记提出,而中组部一般也会同意,不会过多干扰。
因为这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如果不合拍,甚至唱反调,这将是省委里头的一个政治灾难。
而如今南海省的情况却就是如此,事实上叶文高过来,自己身边一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中央领导只是把书记这个位置的权力魔杖交到他的手上,至于怎么用?能不能用好,就是叶文高自己的事情。
马海文是滨海市土生土长的干部,也是赵奎一手培养起来的,以前他是钱凡门下的心腹之一,后来因为和钱凡暗生嫌隙而转投了刘大同麾下。
应该说,马海文手里有几张牌,肚里有多少能耐,赵奎知道,刘大同也清楚。马海文去叶文高处密谈,回来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刘大同坦白,而是刘大同去问了马海文有没有这回事,马海文才认了。
这一点点小插曲,确是致命的,折让刘大同又不能不对马海文产生一些想法难道那些流言并非空穴来风?
即便是马海文誓言旦旦保证,叶文高找他去,事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到底叶书记用意何在,因为俩人根本没谈什么实质性的话题。
他越解释,刘大同就更是疑心。要说叶文高当天调研表现反常,也能说得过去,可是冷不丁忽然夜晚召见马海文,又不让自己去陪同,也不叫宁远,省委书记自己见一个市委常委,到底什么用意?
第557章烟雾弹
叶文高离开滨海市之后不到一个礼拜,宁远召集了第一次书记办公会议。
由于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副市长人选报送省委组织部,所以出了宁远、刘大同和专职副书记钟山南之外,组织部长陈永年也应约参加。常务副市长职务属于省管干部,所以市委是没有决定权的,但是有建议权,可以将人报送到省委组织部,最后由叶文高这位省委书记定夺。
人事问题的讨论和别的不同,几人进了宁远旁边的小会议室里坐下,宁远吩咐秘书此次会议不需要发布会议纪要,只需要用内部记录本记录便可。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在宁远到滨海市上任之前,刘大同曾经尝试过想省组织部建议由马海文出任常务副市长,虽然得到了赵奎的暗中帮忙,最后还是过不了组织部那关。
原因很简单,在叶文高到到任之前,地级市一级领导任用暂时冻结,原先已经安排好的就按照原方案,还没研究决定的,一律等新书记到任后再行安排。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叶文高走马上任,宁远也到位,事情似乎也是时候摆到桌面上讨论一下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表面上大家还是十分轻松,脸上都挂着笑,心里却早就有所盘算。
议题是提早通知到各人手里的,和以前钱凡搞突然袭击不同,宁远算是光明磊落那种。
这一点让刘大同有点琢磨不透,对于宁远来说,忽然召开常委会,将议题摆到桌面上,会比事前通知开办公会更有利。
如果没有这次办公会议,到了常委会上,宁远还可以趁刘大同等人没有提早统一意见而有机会翻盘,提早一天通知了议题,就让刘大同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如此一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胜算。
这次会议,陈永年是自己的人,钟山南也算是个中间派,如果自己先提出了人选,陈永年符合,则能逼迫钟山南站到自己这边来。
三票对一票,这是最好的打算,而最不济,也就是两票赞成一票弃权,刘大同觉得钟山南这种中间派绝对不会出来跟着自己唱对台戏,因为自己身后就是赵奎,赵奎的身后就是整个南海官场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
昨晚,自己和王增明、曾春还有马海文几人在家里先开了个小会,早就已经打成了某种协议。
曾春资历太浅,以前又是做公安战线的,去竞争常务副市长恐怕不大合适;王增明一直就是做书记上来的,而且年龄上也将到站,怕在会上向宁远提出来也会被否决。
那么最合适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马海文。
马海文在东河县就当过常务副县长,管的就是工业和经济,后来又当过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资历上和能力上都十分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