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抬头看着他俩:“你们嫂子去砍竹子,你们帮不上忙去捣什么乱?”
“我可以给嫂子带路。”刘文眼睛一转,马上给自己想了个极好的理由。
刘小甜见大家都看着她,她吚吚呜呜的半天说:“我能给嫂子唱歌解闷。”说着就要唱刚和村里其他小姐妹学的山歌。可她年纪小,根本不记得词,唱了头一句就红起脸来唱不下去了。
“娘,不碍事的。”赵三娘哪里舍得不带上这俩,笑着和何氏说道。
何氏嘱咐他们不要顽皮,早点回来后就应允了。
“砍竹子去喽!”刘文高兴地跑在最前面。长着野竹林的山头就在他们家屋后不远,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以过去。
何氏看着他们三人欢欢喜喜的往山路上走,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开怀的笑容。刘旺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摸索着剥玉米棒子,他功夫不慢,从晨起开始已经剥了一簸箕的玉米粒。家里养的那只不下蛋的老母鸡,时不时过来啄几粒吃。
他听见何氏嘱咐儿女儿媳,虽然眼睛看不见,却也咧着嘴笑。
何氏转眼又叹起气:“要是大壮也能像他们一样,能走能跳就好了。”
大儿子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刘旺还是乐呵呵地:“不是听儿媳妇说了吗?她要上山给壮哥儿做根拐杖。会好的。”
何氏看着刘旺摆在旁边用来探路的拐杖,不满道:“到时候你们父子俩就好玩了,一人一根拐杖,一个看不见,一个走不动。”
“哈哈哈,那又有什么嘛。要不怎么是父子俩。”刘旺哈哈大笑起来,已经想好等儿子用上拐杖,父子俩一块在村里溜达的场景。
去野竹林的路上,时不时能碰到几个扛着锄头的村人。他们热情而友善地和赵三娘她们打着招呼,问一句吃过饭没有,要去哪。赵三娘居然已经能一一应答,早已没有一开始来到刘家村时把头低到地上去的局促。
等她们再往里走深进入野竹林的范围时,便没有再看到人。
现在不是出竹笋的季节,这片竹林里鲜少有人来。
刘文随手在地上捡了掉落的竹条,当做武器“哼哼哈嘿”地挥舞起来:“妹妹,你看我像不像大侠?”
刘小甜歪着头看了半天,瘪着嘴摇头:“不像,嫂子才像大侠。不,嫂子就是大侠。”她仰起头看着身旁的赵三娘,觉得嫂子穿着粗衣麻布的样子格外英气,尤其是还提着一把锋利的砍柴刀,别提多厉害了。
刘文盯着赵三娘的砍柴刀,跑到她面前央求道:“嫂子嫂子,你给我做把竹刀好不好?以前大哥给我做过,可惜被我劈坏了。”
见赵三娘点头,刘文开心得到处跑,马上去物色用来做竹刀的竹子。
赵三娘摸摸刘小甜的头:“给小甜做个竹蜻蜓好不好?就是那种转一转就能飞上天的?”
“好!”刘小甜笑得眯起眼睛。这下就不止二哥有礼物了,她也有。
赵三娘先给这兄妹俩把竹刀和竹蜻蜓做好,就让他俩先在一边玩着,她则精心挑选着适合做拐杖的竹子。
竹子做拐杖的好处是足够轻巧,用着不费力。缺点则是竹子内部是中空,很容易硬度不够。三娘光是选合适的竹子便选了大半个时辰。
所幸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她很满意。
赵三娘正准备招呼弟妹回去时,就看到不远处的竹树旁边有个小孩子正抱着树看着她这边。
“嫂子,是悦云姐姐的儿子。”刘文认得他,来刘家村好几天了,总是闷闷不乐的挑剔这挑剔那,大家都不爱和他玩。
“胆小鬼。”刘小甜想起烨哥儿躲在悦云姐姐后面的样子,又冲着他做了个鬼脸。
赵三娘慢慢走近,蹲下身问道:“你家大人呢?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了?”
陈兴烨一双小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了。身上穿着的绸缎衣服上还有泥土的印子,应该是摔了跤。他听见赵三娘问话,还是一声不吭,只盯着刘文手里的竹刀,又看着刘小甜手里的竹蜻蜓。
他声音带着哭腔,又有点骄傲:“这个我家也有。是真刀,比你们的好看多了。”
刘文哼了一声,白了他一眼:“又不是你的。”
“就是就是。”刘小甜玩着手里的竹蜻蜓,极力附和她二哥。
“你们……”陈兴烨吸吸鼻子,眼泪都蓄在眼眶里了,又不好意思哭。
下山的时候,赵三娘远远就听到村里有人着急地在喊“谁看到我们家烨哥儿了?”“烨哥儿……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