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好商铺的事情,杨旭便立马赶回桃花村,接下来自己要好好思考下新店铺的前期宣传和规划。
等回到桃花村后,钱文找到杨旭说:“东家今天刘掌柜来桃花村了给我们推了一个生意,海阳最大的书斋青松书斋需要印刷一批论语和道德经,有两千多本,你看咱们接吗?”
“哦,这是好事啊,只是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杨旭之所以没有拓展印刷作坊的业务,就是因为现在印刷作坊只有钱文一个人,黑猴偶尔帮个忙,打个下手,做一些力气活。
“应该没问题,明德书斋两万本的蒙学和三千本的诗经再有两天的时间就能完成了,刚好接着。”钱文回答道。
“那行,这事你来负责,要是价钱什么的合适便接下了,时间方面把控好,如果时间太赶我们做不出来就不要接,不能因为一单生意破坏了咱们的信誉。”杨旭叮嘱道。
“好的东家我明白了,明天我去青松书斋看看。”钱文回答道。
“嗯,明天你和钱叔一起,他刚好也要去县城。”
“好的东家。”
同一时间,远在京城长安的文学馆,一众学子正在津津乐道地讨论着登高和望岳以及悯农三首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好气魄,好胸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发人深省,发人深省啊!”
“诸位,这杨旭到底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大才,我等为何原来从没有听讲过?”
“是啊,不过我对这诗是否真的是杨旭所作保持怀疑,因为每个人作诗的风格是相对一致的,这人的风格却是五花八门,风牛马不相及,意境心态更是大相径庭,怪哉!”
“百年多病独登台,啧啧!好一句百年多病独登台啊!诸君今晚我们该以此诗佐酒,畅饮三百杯!”
最近两日长安突然出现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作者皆是一名叫杨旭的人,但是不知年龄籍贯出身,很多人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杨旭,讨论着杨旭的诗,对此人充满了崇拜。
对此远在海阳县的杨旭是不知道的,此时的杨旭喝得酩酊大醉。
杨旭为了区别白酒的档次和度数,喝了很多酒,同时杨旭也为这批即将推向市场的白酒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青山醉。
这个名字和闷倒驴差不多一个意思,旨在突出白酒的烈,同时也相对文雅一些,再有就是酒的产地,桃花村后面的大山就叫做大青山。
第二批招来的十名工人现在专门负责酿酒,杨旭从他们十人中选拔出来了一个负责人叫钱松。
钱松对于酿酒很有天赋,并且也是个酒缸子,杨旭那天试酒就是和钱松一起进行的,结果自己才喝差不多六七两酒就已经酩酊大醉了,反观钱松一个人喝了快两斤酒了,竟然只是头稍晕。
这让杨旭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酿的酒有问题,结果看到从县城回来的钱壮才喝了半斤就倒地不起,这才放心。
现在三个作坊的工人以及护卫队都和杨旭签订了保密契约,保证不会将作坊里的工艺以及护卫队训练的项目外传,杨旭手里拿着一沓子工人和护卫队按着手印的契约,并让蓝盈盈锁到柜子里放好。
防人之心不可无,杨旭觉得自己还是需要谨慎一些的。
“郎君,喝点莲子粥,已经很晚了,早点歇息吧!”蓝盈盈端来一碗微好的莲子粥对杨旭说道。
“好的,我把最后一点想法写下来就歇息了,这么晚了不是让你先睡吗?怎么还去煮粥了。”杨旭看着蓝盈盈会心一笑,感觉很是温暖。
“我还不困的,郎君先喝粥吧!”蓝盈盈回答道。
端起桌子上的莲子粥,杨旭觉得有家的感觉真好。
“郎君,你觉得钱花怎么样?”
冷不丁蓝盈盈突然提起钱花来。
“钱花?钱贵他闺女?不熟,听黑猴说那姑娘心地还不错,怎么突然提起她了?”杨旭问道。
“我说了你可不要生气啊!”蓝盈盈说道。
“你说吧,我怎么会生你的气呢!”杨旭没有多想。
“我想让你把钱花娶回家……”
“噗……”
蓝盈盈话没说完,杨旭一口将嘴里的粥喷了出去。
“郎君你没事吧!”
“咳咳!你说什么呢,钱花才多大,十五了没……”
“刚满十五了。”
不等杨旭说完蓝盈盈急忙说道。
“十五了也不行啊,未成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