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
“陛下早就已经写好立太子的圣旨,就放在上书房的牌匾后面,奴才这就去取来。”
谁也想不到司徒空原来早就写好了圣旨,而且还放在皇子公主每天都要出入的上书房牌匾后面。
唐有为带着人扛着梯子去上书房去圣旨去了。
长孙御史捋着自己的长胡子,点点头,身后的某道影子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跟在了唐有为身后。
唐有为还没有那个胆量在圣旨上做手脚,很快就把圣旨取回来了。
“长孙大人,请看。”
唐有为恭敬的将圣旨递给长孙御史。
长孙御史打开后,看到圣旨上的内容,饶是他千锤百炼,历经过大风大浪,还是没忍住失色,一不小心把胡子拔下了好几根。
实在是陛下选择的人选实在太过出乎他的意料了。
但圣旨上的自己和玉玺印记却是做不得假的。
“各位请看,既然陛下已经选定了人选,我们是不是也该早点做好准备,恭迎新皇回京登基?”
圣旨上的人选正是远在南疆的司徒正,而不是早些时候被大臣们寄予厚望的司徒泽。
可是这八皇子不是早就被陛下厌弃了吗?陛下又怎么会立他为太子?
难道陛下是故意用这招引开八皇子身上的注意力,从而保护八皇子。
大臣们纷纷在心里思索起来。
同时他们也在思考,自己之前有没有和八皇子的关系如何,家中有没有适龄的女儿孙女什么的。
毕竟当时候新皇登基,肯定是要广纳后宫的。
看到圣旨后,在场众人表现不一,有的沉思,有的欣喜,有的则是恍惚恐惧。
而有着最后一种表现的人,都是平日站队二皇子一脉,与八皇子交恶的人。
对于他们,其他人都向他们投去了同情和幸灾乐祸的目光。皇帝驾崩的很突然,是在某天夜里突然驾崩的。
尖利的叫声打破了平静的皇宫,一盏摇摇晃晃的宫灯扑通跌倒在宫道上。
伺候守夜的宫人匆匆的跑出来,嘴里不停的喊着“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紧接着,整个皇宫的烛火全都被点亮了,住在后宫的各位嫔妃们全都醒了过来。
最先赶过来的便是后宫的各位嫔妃和太医院的太医。
太医院的太医看过后,纷纷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皇上驾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服用了太多助兴的药物,气血上涌,加上过于兴奋,所以才会猝死的。
今晚的是平日在皇上面前伺候的某个小宫女。
此刻那个小宫女早就已经被吓得肝胆俱裂,晕死过去,不知道被人扔到哪个角落里了。
这样的一种死法,对普通人来说尚且不光彩,更别说一国之君了。
所以在场那么多太医,一时间竟然每一个人敢说话。
“各位太医怎么不说话了,难道是事情有蹊跷。”
虽然兰氏已经贬为贵人,而且被陛下禁足,但现在宫里乱成一团,也没人去管她了。
她看向跪在地上的太医,眼角泛红,语气却非常凌厉,只见她伸手一指。
“白院首,你说,陛下到底是因为什么去的?”
白院首在宫中行走多年,已经快要到告老还乡的年纪了。
听到兰贵人要他回答,他只觉得脖子一凉,顶上的脑袋在摇摇欲坠。
“怎么?难不成是有疑点?普天之下,难道真有贼人敢谋害陛下不成?
平日陛下的平安脉可是你请的,难道你一直没发现疑点吗?”
兰氏横眉冷指,步步逼问,旁边哭的梨花带雨的月贵妃也趁机悄悄的抬起眼,看着白院首。
屋里的气氛原本就因为有个死人而冷寂的可怕,此刻更是冷的刺入骨髓。
兰氏那话简直是要把白院首往死路上逼。
因为陛下的平安脉确实是一直由他负责的。
陛下服用那种药物他也是知情的,甚至他对陛下服用药物的种类也是一清二楚。
不仅如此,他一直都在悄悄的往陛下日常所服用的太平汤里放滋补的药物。
就是希望在他告老还乡之前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可是,可是……
白院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难道今天真的是自己的死期吗?
仔细思索后,白院首才用一种不失悲痛的语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