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风流大宋 > 第146章 作死的知州

第146章 作死的知州

说。

“嗯!秦刚这个臭酒贩子,跟本官玩釜底抽薪?”张康国得意洋洋地说道,“给你还一招‘颗粒归仓’。不过几千贯钱的酒税,就想难住本官?而本官这加征夏赋,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知州老爷一心为处州民生考虑,这加赋之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属下已经安排了人手,并急报下发各县,要求严格执行,不得耽误。”

张康国加派夏赋的经验,是他在福建为官时得来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的,是处州地方的特殊情况。处州多山少地,农产甚少,更重要的是,民风也彪悍。

往年的知州到任,地方上的吏员也好,乡老也好,都会把这种情况细细地讲清楚。处州每年在账面上的农赋都是收不满的,更不要说是提高标准。第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确实很穷,你就算冲进人家屋里,也翻不出再多的粮食。第二个原因便是山越民较多,你逼得狠了,人家直接打个包就进山里去做山匪了,不仅是一分钱都收不到,还要多了剿匪的开支与压力。

只是这些道理,却没有人讲给张康国和他的幕僚们听。更因为最近要节流,连先前袁毂给吏员们涨上去的俸酬又降了回去,大家都在家里使着劲大骂张康国呢!

张康国的新举措实施不到五天,整个处州境内已经是危机重重了:

一方面,下乡征税的衙役与吏员因为自己的薪俸拖欠,正使着吃奶的劲进行着横征暴敛。除了一开始的时候,连抢带收地,如蝗虫过境一样,劫掠了几个乡村之后。接下来的地方开始出现了大批的逃民,衙役们再去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座的空村寨了。

另一方面,原本在处州与温州两地驻守的厢军,按理要这一年要移防到处州境内,厢军都指挥使正常地派人来找处州监军讨要开拔费与就粮费,处州吏员存心使坏,直接搬出张知州说现在没钱给,气得都指挥使把原来零散留下处州的兵全都给撤走了,并发誓但凡处州有事,八抬大轿也不会过来。

这个消息没能及时传给张康国耳里,反倒先传到朱山坳的匪寨里。

朱山坳匪帮是栝苍山里实力最强的一支,其实他们才是上一次婺江劫货的主要发起者。只不过朱山坳的匪首陆安,却是一个比孙大刀脑子好使得多的家伙。

在劫货不成之后,朱山坳也逃回来两人,在问清了情况之后,陆安选择了隐忍。

他很清醒:做土匪,首要是自己活着,打劫不成那是技不如人,犯不着为了什么虚无飘渺的报仇而白白丢了性命。

果真,没过多长时间,便先后接到了铁壁山逃出来的宫军师以及部分手下的投奔,再过几天,便查证了铁壁山山寨被烧光的确切消息。

不过,陆安对于宫军师还是蛮看重的,直接让他继续做了自己的军师,毕竟,宫军师是目前有过与秦刚完整交手的经历,是他要知已知彼、了解对手的重要依靠。

“宫军师,刚才处州城来的消息你也听了,您是怎么看?”陆安问道。

“寨主您客气了,按理说,‘匪不攻城、兵不进山’是我们这块地方平安数百年的古训。但是,这次的处州城的确是前所未有的空虚,不得不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啊!”宫军师摇头晃脑地分析道。

的确,山匪天然是不敢去想像攻占州城的,哪怕是像处州这样的小州城,也哪怕之前的厢军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只要因为有了一圈城墙,再加上还有各种官制的守城器械,这就不是朱家坳这几百人的山寨有胃口去啃一口的。

但是,这事就备不住这张知州拼命地作死啊!

他第一步作死的,就是逼走了秦刚。

本来,秦刚和他手下的那帮家丁,是宫军师告诫陆寨主要最需要防备的,其战斗力远远强于他们所见过任何队伍。再前一次的江上抢劫不成就已经体验过。但是,现在这点却不成问题了,据说现在秦刚已经带人跑到婺州去卖酒了。

张知州第二步的作死,就是彻底得罪了厢军。陆安为了自身安全,早就在附近的厢军里面安插了自己的耳目。这次厢军不仅没有按计划移防到处州境内,还把本来留在处州城里的几十个守兵找了个理由全部撤走了。

第三步作死则更加不应该出现的,这州衙本来也还有个三十多人的衙差,也能算得上是准军事力量了。但在厢军都撤走的情况,又派出了一大半都去各个县乡去督促征收夏赋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几乎是无兵可守的处州城内,还有了绝对可以吸引他们去染指的一大理由:那就是第一批强征回来的夏赋已经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