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要是不肯担事,你我可以联签,先以训练的名义,动员起全城各坊的保甲,至少要做些准备。然后再找机会向知州进言。”吴都监毕竟是带过兵、管过军事的人,还是有点应急思路,这也的确是眼下可以着手去做的事情。
听到这里,秦观也略有心安,便对他们说道:“幸好还有两位深明大义,此乃处州百姓之福也!”
“哪里哪里,少游兄的胸襟与担当才是我等更敬佩的。”
“先不耽误二位筹谋了,若能说服张知州,秦观略懂守城之策,但有需要,随时应召。”秦观还不忘向他们自荐了一下自己,然后便一拱手,带着雷雨他们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雷雨得知张康国不肯相信之后,立即撇撇嘴说:“秦大官人,这官府本身就靠不住的,还得靠我们自己。我现在就安排人火速去营地汇报求援,在援兵到来之前,大官人府上的安全,就由我们几个来负责!”
秦观多少是知道一些绿曲兵的实力情况,想想这的确是一个提高处州防御能力的好办法,便点头应允了。
谁知,第二天中午,雷雨派去营地求援的人还未传回消息,处州城的南城门竟然突发了意外的情况:
先是守城的衙役突然看到有三匹快马非常突兀地从远处山路里奔过来,其中一人还在马背上扛着一面高高的红色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陆”字。
转眼间,三匹马已经跑到城门口前约一箭之地,看守城门的衙役便是一阵紧张与慌乱,城头上也有开始架出神臂弓,远远地喝叫,要求对方下马接受检查。
结果这三骑人马就停在那里,稍稍整理了一下。
随即,便有一骑慢慢地向前走了几步,然后高声叫道:“奉栝苍山天公大将军陆之命,特来告尔,天兵一万即将踏平处州。然而陆大将军悲悯众生,特给尔等生路以选。责令处州官民,开城以降,大将军之天兵到来之时。只取财物,不伤尔等性命。如有顽抗,届时必将血洗全城,不留活口!”
此人说完,便冲着城门口张弓射出一箭,射出来的箭身极粗,飞行的速度也慢,应该是缚了书信,软软地飞到城门前,“啪”地一下落在了地上。
另一骑马的人吹出一声极尖锐的哨声之后,三匹马立刻调转方向,往来路而回。
原来,昨天在城里的那个山匪探子被雷雨认出并抓住时,在旁边确实还有派出来的其他探子,当场没敢帮忙,也没吱声,发现情况不对,便立即出城跑回朱山岰去报信。
陆安的手下一听说派出去的探子被抓,便知道自己的攻城计划一定会暴露,于是分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州城本来就很难攻打,如今走露了消息,失去了出其不意的优势,不如就此放弃。还有一种想法是,既然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就不必再等什么准备了,赶紧立即动身进军,还是来得及打官府个措手不及的。
但是宫军师却提出一个与他们都不相同的想法:首先,他反对后一种观点,认为攻城前的必要准备决不能缺少,人力、物力都需要踏实做好,匆忙起兵,只会注定会失败。然后,他自然也反对放弃这次的机会。因为这次派到州城里的其它探子已经基本确认,处州城内外已经没有一个厢军了,衙役也就不过二三十个,这样的州城,实在是攻占下来的最佳时机。
虽然,按照当前的规划与安排 ,等到朱山坳的大部队全部赶到处州城下,至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但这两天时间内也不是没有事情可做。
所以,宫军师决定,可以派人提前进行武力恫吓!
这次派来的三匹快马,就是前来下达劝降信,威胁官府不得反抗并打开城门投降。这个思路看似搞笑,但实际却是挺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他们的攻城计划暴露,最大的可能就是处州官府会关上城门并组织民众协防抵抗,这样一来,就算是城头上的都是平民百姓,凭他们几百人的实战兵力想要攻下来,也是挺麻烦的事。
但通过这样大张舞鼓地威胁并劝降,最差的效果也是可以打击百姓守城的决心与勇气。
同时,根据他们对于大宋地方官员的一贯认知,只要威吓的气势足够,万一遇上的是怕死官员的话,劝降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处州城门口,经此一吓,负责守城门的小吏,之前只知道在这里向过往商旅收点进城税,哪里听过如此杀气腾腾的话语,早就开始声嘶力竭地喊道:
“快关城门!快关城门!立即报告知州!”
当然,也有清醒的人提醒他,关城门前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