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能肆意使用,毕竟你身躯其他部分只是普通,万一动作没做标准,把那山丘巨石部分重量落到其他部位之上,那不得自己把自己搞死。
所以就需要感悟神通气脉,以意以心以气接通肩背力量与外物重力中心,以防不经意间重力变到其他部位,伤害身躯。
气脉分两层,第一是力气之脉,肩背用力,接应中心,形成脉络,稳稳当当。
第二是心气之脉,心中一动,肩背接触,就能链接外物,贯通力气,背负而起。
到达气脉境界,才能自自然然的使用百倍千倍万倍背负之力,否则就要谨小慎微慢慢行动,以防疏忽大意。
“所以,要是与担山一脉领悟了气脉的人交锋,还尽量不与其肩背接触,即使可以挣脱,但是被气机锁定一瞬,总是丢掉了先机。”
关于这第二个境界。
顾寒山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修行武道,锤炼身躯,全面发展,比起其他人,就算没有进入气脉境界,在使用肩背倍增之力的时候,还是更有效率,更加随意一些。
就像自己这“铁山靠”,要是其他担山工,没有感悟气脉关窍,靠的时候,就要慎重一些,别疏忽之下,把其他部位先靠过去了,要是靠到什么不平的硬东西上,那就不妙。
这也是一般担山工没有穿着重甲横冲直闯的原因。
也看得出来,担山神通,限制颇大,并不是斗战之法,更偏向某种辅助。
只不过自己修行武道,未来其他部位也不脆弱,倒有着便利。
说起来自己这种情况,还可以算是取长补短,海纳百川!
一生出这种感慨,顾寒山心有所感。
或许这就是自己的道!
气脉境界过后,第三个境界——摧峰!
这一境界,好似就专为担山移山之行为而生。
山岳不是简单的放在地面之上,而是和大地相连,或许更有更多的山石部分深入大地无尽。
要是直接背起,先不说能不能背负得起那大地重量,就算当年禹圣有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