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林下令道,“都打起精神来,第二批起飞。”
张威立马给第二批夜训的战机下达了起飞指令,又是一批两架su-27和一批两架歼-7升空,
重复前面的流程,在这燥热的夏天、人们看不见的夜空斗智斗勇苦练杀敌本领。
自九十年代起,二师有一个要求一个目标是贯彻到现在的。
平时是样板,战时是拳头,是二师对自身的要求;
全疆域升空,全领空到达,全天候作战,“三全”建设目标,也早达成目标。
这么一支部队是坚决不允许自身的训练稍有松懈的。
比如搞夜航,明明可以单机起飞,它就是要搞双机编队起飞,提高了难度不说,还增加了危险性。
这也说明作为新任师长的齐宏,已经完全的接受了老师长张四海的治军从严训练无限接近实战的管理理念。
无疑,这是李战喜闻乐见的,大家都能多飞,有钱一起赚。
返场降落可就不能搞双机编队降落了,一口吃不成胖子,训练得循序渐进,用力过猛容易出问题。
“是了,只要是战斗值班和战斗训练,李战的降落总是要遇到点问题,今晚不会……”张威笑着说。
“胡说。”于成林心里忽地就悬了起来,训道。
可是细细想来,的确是这样啊!
夜航返场首先要找到机场,看到跑道。
科技发展到现在,尽管有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加持,再先进的飞机在降落的时候,飞行员都得目视找到机场跑道。
最靠谱不外乎人的眼睛。
盲降什么的对歼-7来说是不存在的。
歼-7在降落的时候为什么要经过几个转弯,目视跑道位置是重要目的。
飞行员几乎没有机头方向的下视视野,只能从两翼进行观察。
二转弯到四转弯使得飞行员可以多次确认跑道位置。
对先进的三代机来说就没这么复杂了,直接落就是了。
下降高度之后,李战在转弯对准场站方向时,俯瞰到了夜间的南港,一片光亮。
感受着黑夜巡航的惬意,李战不由说,“看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夜里开飞机飞一圈,通过地面的灯光亮度就能得到答案。”
“那可不,以前看过一张卫星图片,夜里拍摄的,北朝鲜黑漆马虎的,南朝鲜灯火璀璨,对比非常的强烈。”聂剑锋说。
李战感慨着说,“经济好了,地方应该反哺部队的,多给点军费多造点战机,也好免去弟兄们苦哈哈的日子。
我参观过歼十的座舱,跟咱们这个比,咱们这个就是手扶拖拉机,人家那个是正儿八经的豪华轿车驾驶舱。”
“别念念不忘了啊,咱们师不会装备恶棍的,后勤保障本来就够乱的了,以后肯定就是单一型号机种了。”
李战撇撇嘴,“没准都装备呢,飞行部队要改,后勤保障也要改,综合保障不是更好。打起仗来敌人可不管你能保障什么机型。”
“那是你一厢情愿,你就是着了恶棍的魔。”聂剑锋笑道。
李战无言以对,因为连他都不相信二师会装备歼-10。
最高上级已经提出了军改草案,正在全军广泛调查研究,实施起来也就是未来几年的事情了。
作为四大军种中最先调整战略方向的军种,空军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首当其冲的是指挥机构的改革。
而部队编制改革是一定伴随着新装备列装的。
不过对一线飞行员来说,心理感受上一切都还很遥远。
“洞拐洞,准备好可以降落。”传来塔台于成林的指令。
聂剑锋连忙回答,“明白,八公里好,我进降落航线了。”
一个拐弯,两个拐弯,放起落架,再来一个拐弯,再次确认姿态相对位置,
再拐弯,对准跑道,航灯慢慢向跑道落下,战机呜呜呜的安全落地,
减速伞都没放,直接从跑道尽头进滑行道回停机棚。
到了李战了,他和聂剑锋的距离保持得很好,既不拖沓也没有靠得很紧凑,乖乖孩子的模样。
“起落架放下。”李战报告着,随即最后一个转弯对准了跑道,跑道两侧的示宽灯很醒目。
在夜航训练里,有个科目是场站无光标识状态下降落,模拟战时机场遭到攻击断电的情况,那才叫刺激。
037号机慢慢下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