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你一架飞机转场至桂省,这边我具体负责与桂省龙城场站联系,以最快的速度对你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张源斩钉截铁地说道,显然他们气象台已经有了很具体的方案。
这是一次气象部门技术主导飞行部门配合的行动,李战也就明白他接下来要充当的是什么角色了。
“抓紧时间改装飞机吧。”李凤翔说道。
大家提了相关的设备登上通勤车,与李战一道直接前往101号战机的机堡。
张威和两名保密干事已经在那里等候。
进入机堡前,李战抬头看了一眼南边的天,湛蓝湛蓝的万里无云,哪里有半天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恰好,两架歼-7e正在降落,降落时速高达三百多公里的双三角翼飞机足足滑行了七百多米才慢下来离开跑道。
嘿,于副团长果然是言出必行啊,说增加飞行时间就增加飞行时间,连台风天前的窗口时间都利用上了。
歼-8fr本身有航拍设备,而且比一般的航拍设备更加的先进。
需要加装的是气象侦察吊舱,收集区域风速风向变化,包括湿度温度等等数据,
以此来综合分析区域内的气象状况以及变化趋势。
气象台等人指导技术人员给101号歼-8fr完成了改装加挂,
李战就穿着夏季飞行服直接登上了座舱,塔台确认之后,就直接滑出起飞。
李战爬升到五千米,沿着海岸线向南巡航,随即在大陆最南端的位置左转,继续沿着海岸线飞行。
当他向右侧头遥望远方,似乎能够看到排山倒海的滚滚云层在迈着坚定的步伐而来。
他当然没法看到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台风马莉,只是心理作用罢了。
不过,超强台风的气象影响范围常常有数百公里的直径,战机的颠簸已经说明了问题。
派出战机对台风云层进行侦察基本不可能实现,也许还没等看到中心云层,就会在剧烈气流中坠毁。
下高度五百向北飞行,根据塔台的指示,李战开启了航拍系统,对地面进行拍摄。
也是作为检测相关系统工作状态的一个动作。
在对大范围区域拍摄的时候需要上高度,如果要精确到某个小区域,则要尽量的下高度。
战术侦察机干的大多是细活,比如低空高速掠过敌军阵地进行拍摄。
当前尚没有可以连通各个作战单元的数据链,战术侦察机的高速相机所拍摄的照片需要等战机落地才能取出来进行判读,意味着一旦执行任务的战术侦察机被击落,侦察所得便会化为乌有。
再往前飞就是港城市区了,李战请示塔台,
“塔台,幺洞幺请示低空飞越市区,检测侦察吊舱高速低空状态下对城区的拍摄效果。”
于成林在塔台,是正指挥员。
他略微思考,回答,“同意,但一定要注意速度高度和航向。”
“明白。”李战压杆继续下高度。
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包括即将要执行的极有可能变成洪灾区域航拍的任务,都要求战机以及飞行员具备在高楼大厦上空甚至之间穿越的技术。
二师把转场支援云桂两省航拍的重任交给李战,既对他飞行技术的认可也是对他的信任,李战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正是正午时分,人们午睡的时间。
也顾不上许多了。
接近市区后,他目视选择了飞行路线,调整好高度速度,开始穿越市区。
港城市区城市建设搞得非常好,数十层的高楼大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
他选择的路线是由东向西穿越,东面是新区,高楼不少但地旷人稀,
飞越港湾之后,进入西区,高楼大厦多且密集,是很考验飞行技术的一个路线。
在他转向调整航向210的时候,塔台已经和地方空管部门联系好,临时接管的空域。
在市区上空是经常有地方的直升机飞行的,它们的飞行高度比李战现在的高度高不了多少,一个不注意就会发生空中碰撞。
“塔台,我准备穿越了。”李战报告。
于成林回复,“收到,注意高度速度航向。”
他不厌其烦地提醒注意高度速度和航向,担心的还是发生碰撞事故。
“幺洞幺明白。”李战回答。
这一次他的飞行着装可谓是简单至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