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昨天看过林新的日记,知道他今天要来宫里,给朱雄英送自行车。
可他还没见过自行车,不知它是何物。
林新正准备去找朱雄英,却被一个老太监拦了下来。
那是老朱身边的太监。
“林大人,陛下让您过去一趟。”
“陛下已经下早朝了?”
“对!早就下了。”
“好,知道了。”
平时这个时间点,老朱还在上早朝。
不过,现在快过年了,事情也少了。
林新推着自行车,跟在那太监身后,去面见老朱。
正好,他也有事要找老朱。
老朱见到那辆自行车,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林新在日记里没有对自行车进行具体的描述。
老朱原本还以为它是个小玩具,没想到它竟然是个庞然大物,便好奇的问道:
“你要把这么大的车送给雄英?”
林新微微一笑。
“陛下,这可不是普通的玩具,而是可以用来代步的交通工具。”
老朱仔细的打量着那辆自行车。
“用它来代步?玩杂耍?”
“陛下,这并不是什么杂耍,而是人力自行车。只要掌握了技巧,人人都可以用它来做代步工具,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托载货物。”
“那你给展示一下,具体该怎么用。”
“好!”
林新在老朱面前展示自行车的使用方法,老朱看了以后更觉得惊讶了。
它可以代替人奔跑,速度比人还快。
更重要的是,它能持久,不像人跑步那样费力。
演示完了,林新把自行车停好。
“陛下,这前杠和后座上都可以载人,而且也可以用来托载货物,非常方便。”
“嗯,不错。”
老朱刚夸赞完,便皱了皱眉。
“造这辆自行车,代价也挺大的,用的钢铁都可以打造几把兵器了。”
“陛下,冷兵器迟早会被火器代替,钢铁也会有更多的用处。”
提到火器,老朱眉开眼笑。
“你说的对,朕差点忘了,年后就要开始批量生产燧发枪了,以后就用不了那么多兵器了。”
聊到这些,林新觉得是时候向老朱提出军-事学院的概念了。
“陛下,咱们明军有了先进的火器,必定会所向披靡,很快就能消灭北元,统一天下了。臣以为,以后朝廷培养人才,不仅要重视文官,还要重视武将。”
老朱看过林新的日记,知道他在想什么,便故意问道:
“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林新顿了顿,一脸认真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消灭北元以后,大明王朝就会进入和平时期。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们,终究会退去光芒。
不打仗,年轻的将士们就会懈怠,在安逸的环境下,容易丧失斗志。”
老朱叹了口气。
“你考虑的还挺长远,朕也想过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
“回陛下,可以建一所军-事学院,培养储备人才。若有战事,就不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地步。”
虽然早已知晓结果,但老朱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要想王朝持久,确实要做长远考虑,培养武将人才。建了军-事学院得选个校长,你认为谁合适啊?”
“陛下,您比臣更懂军-事,校长的人选还是由您来定夺吧。”
林新知道,老朱讨厌手底下的大臣拉帮结派。
如果这时候推荐徐达,就算老朱没意见,也会有些猜忌,即便徐达是老朱的老伙计。
再说了,徐达为大明建功无数,多少有点功高震主,若是换了别人,老朱早就下手了。
军-事学院的校长没什么实权,只有一个虚名而已,任命谁来当校长,对老朱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老朱想了想,说道:
“徐国公出身贫寒,性格坚毅,遇事善于思考。在削平割据群雄、推翻元朝统治、为建新朝所进行的战争中,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历经百战,功勋卓著,乃开国第一功臣。由他来担任军-事学院的校长,再合适不过了。”
“陛下英明!”
老朱呵呵一笑。
“前几日,他还在抱怨无法为咱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