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息怒,张大人想必也不是那意思…\"
\"今日之事与旁人没关系,还请王爷休要插手!
我崔家,原本也是名门大户,如果是为了匡扶江山社稷,又怎么会白发人送黑发人?\"
说到伤心之处,崔老将军以铁血汉子,竟然红了眼眶。
勤王没想到,这话戳痛的崔老将的心,本想要安慰什么,却见武帝已经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住口!”
“崔老将军的三个儿子,都已经为国捐躯,还这么提拔?
哪有你们这般,往人伤口上撒盐的?”
武帝说完,已经站起身来:“这件事,朕会命人去调查清楚来龙去脉,城阳侯在军中的威信,想必你们任何人比朕都清楚!
若是能够直接夺了他的虎符 ,上交兵权,朕早就这么做了,用得着你们一个二个的这般提醒?
还是说,你们这些在朝堂之上,动动嘴皮子,就想要发号施令的文官,能放下手中的笔杆子,带着万千将士,去战场上厮杀?
朕的江山,有一半是老城阳侯打下来的 ,那魏羡,虽是个残废之人,可却是个有谋略的,朕还没有老糊涂到那种地步!
连这么点儿障眼法,都瞧不出来!”
武帝大怒,众人吓得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
“张爱卿!”
被点了名的张侍郎,见着火气如此之大的武帝,早已是吓得战战兢兢。
刚才还好好的询问众人的意见,如今说翻脸便翻脸 ,就连勤王的提议,也都毫不客气的驳了回去。
平日里,皇上有多信任勤王,今日却也撂了脸子。
“微臣在!”
“崔家小子的案子,还有那些发了霉的粮草的案子, 朕给你七日时间,到时候, 你若是跟朕说出来个一二三来,你这个侍郎,也不必做了!”
张侍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只一句话,便成功的惹火烧身,就连勤王爷, 也惨遭白眼。
看样子,武帝对魏羡的器重程度,从始至终未曾改变过。
勤王爷目送着武帝离开,心中隐约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之前,武帝对他,可不是这种态度,相当器重,百依百顺。
这也得益于凌妃的秘药。
自从凌妃死了之后,武帝的精神,虽不如从前,可对他的依赖程度,却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勤王爷看着崔老将军哭红了一双眼睛,却还是走到了他身边安慰:“崔老将军莫要伤心难过,这件事情,张侍郎必然会查的水落石出,给崔小公子一个交代!”
崔老将军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对待勤王爷,并没有太多的恭敬:“不劳王爷费心,我崔家满门忠烈,为了大胤朝,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就只剩下这一棵独苗!
不管是何人,对我家小子动了手,那便是与我崔家为敌!
这件事,老夫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崔老将军拂袖而去。
诸位大臣也感受到了议政殿之内的低气压 ,不与勤王爷为伍的人,鱼贯而出。
而那些支持拥护勤王爷的人,在其他人,都撤离的差不多了之后 ,随即上前, 有一些担忧道:“王爷 ,皇上这是怎么了?
原本一派温和模样的勤王,脸色瞬间阴郁狠厉。
武帝没了凌妃的媚香控制,仿佛是意识清醒了不少。
他精心计算筹谋了那么久,却因为一个沈临清的出现,全部都泡汤了!
这一次 ,崔家小子的事,都没能动得了魏羡分毫 ,勤王的手, 逐渐的捏成了拳头 ,手指上的骨节,泛着青白。
好一个魏羡 ,好一个沈临清!
哼!
来日方长,走着瞧!
宫中的消息 ,很快就传进了魏羡的耳朵里,朝中分派,勤王独大,那些忠心耿耿的老臣子,在魏羡卧病在床的这几年当中,迅速的被新人崛起替代。
这位兵部侍郎张大人,就是勤王爷一手提拔起来的!
魏羡拿着卷宗,查看这几年发生的种种记载 ,眼神幽暗了不少。
彼时——
沈临清则在崔呈佑的营帐之中,崔珍珠听说了消息,前来看望 ,见着伤的不轻的崔呈佑 ,一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崔珍珠,眼红落泪了,甚至是带着责备:“你这孩子,要让姑母如何说你才好!
咱们崔家,已经不缺少去战场上厮杀树立军功的好儿郎了,你为何就是不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