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太监应了一声。
“先帝的太妃安置的怎么样了?”
“已遵陛下旨意,将有子嗣的太妃送往其子封地,未有子嗣的太妃宫中统计有一千三百七十三名......如今唯有瑜太贵妃不知如何处置。”
凌奕皱眉按了按太阳穴。
自己的败家父皇不仅疑心病重,还爱美人。
这一千多位妃子都养在后宫,开支可不少。
“先帝驾崩之日,在场的妃嫔有几人?”凌奕突然开口。
小太监皱眉细想许久,才道:“约是有五十三人,都是先帝极宠爱之人。”
“除却这五十三人,其余妃嫔皆放出宫去,是去是留,自行决定,只有这一次机会,不愿离去的都安置在安阳行宫,不要留在宫中,瑜贵妃...朕另有处置。”
皇帝驾崩之日发生了太多事,逼宫,弑君,不少人都听到了许多不该听到的事儿。
先帝的丑事秘闻传出去也便传出去了,那不重要。
但逼宫当日之事事关陆谨州,凌奕不得不慎重处置。
他想给那些一辈子被关在宫中的太妃自由,却不能放任这五十多出宫之人将那日之事传的到处都是。
“放,放出宫?”小太监有些讶异,转念一想倒也正常。
先皇有那么多妃嫔,将后宫塞得满满当当。
若是新帝想要娶皇后纳贵妃,可不就无处安置了吗。
如今腾出后宫来也是正常举措。
“去办吧。”凌奕言罢,又笑了笑:“先帝独爱瑜贵妃,而今先帝去了,她怎么没随先帝一同而去啊,可惜。”
小太监低头不敢答话。
谁都看出来这位新帝恨极了瑜贵妃,却不赐死,只叫她生不如死。
命其在先帝灵前守了三天三夜,整日只吃些稀粥,可叫那尊贵了一辈子的贵妃娘娘命都没了半条。
而瑜贵妃唯一的依仗诚王如今兵困城外,进退不得,实是两难。
“陛下,陆大人到。”门外小太监走进来通报。
凌奕眼睛一亮:“唤他进来!”
语气悦然,又面有笑意起身迎接,这一番举动让殿内内侍心中皆有了数。
比起那些忠心的侍卫大臣,太监想的便简单许多。
有利可图,便是正道,皇帝喜欢陆谨州,那他们便会去攀附。
“陆卿快进内室,朕有话问你。”凌奕将陆谨州拉进内室,又将众人挥退,才有些头疼的去问他:“兵部尚书,徐祁,你与他有仇?”
老皇帝看错了陆谨州,却没看错徐祁,此人是个纯臣,因着是武将的缘故,却也是个直性子。
这几日上奏要凌奕杀陆谨州的大臣中,就属徐祁最勤。
陆谨州听到徐祁这个名字便是了然一笑:“此人确实难缠。”
“若纵他继续下去,可会对你不利?”
“陛下不必管他,任他日日上奏,废的也是徐府的笔墨,关臣什么事?”陆谨州摇头。
“......你倒是看得开,瞧他的语气,却是要生吞活剥了你。”凌奕叹气。
他也想将那些弹劾陆谨州的话从脑海中忘掉,可见那些人一口一个奸贼恶党,一口一个嗜血好杀来形容他,便心中烦闷,总想做些什么。
陆谨州却笃定摇头:“不,此人太过愚忠,只要陛下不下旨,他必不会擅自动手,是个极好用的大臣。”
“我若下旨,要他将女儿嫁与陆卿,他不会也要答应吧?”凌奕试探性开口。
皇帝最常用的手段,搅浑水。
让两个意见相左互有仇怨的大臣结亲,名为让他们结亲化怨,实则就是搅浑水。
可惜陆谨州是他的一瓢水,自然不能倒与别家。
陆谨州闻言笑了起来:“会,只是...”
“只是什么?”
“臣不想答应。”陆谨州语气淡淡:“若有一日陛下真要这么做,不如将臣流放三千里,眼不见为净。”
“只是说笑而已...我只是......只是看见那些骂你的奏章,心中实是气恼。”
徐祁是个好官,可哪怕如此,凌奕也有些烦他。
年过四十的老头子,少读诗书的武将也不知从哪本册子里翻出的那些辱骂人的话,一个个抄了下来,全都用在了陆谨州身上。
若是文字能杀人,陆谨州早已死在他笔下。
想到那三四页的奏章,凌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