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父子二人开城投降,李渊亲自扶起他,曾经同殿为臣,如今却为主臣,让人感叹不已。
李渊:“屈突将军,你能够弃暗投明,真是黎民百姓之福。”
屈突通:“唐公言重了,末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李世民传令大军进驻潼关,过了潼关后势如破竹,关中之地尽皆落入李渊父子手里。
这个时候关陇士族和五姓七望看到了李渊父子的潜力,纷纷资助李家夺取天下,李渊承诺他日一旦登上皇位,世家与皇族共治天下。
两天后李渊父子来到了长安城外,这个时候他们的兵力已达到20万之众,人马是越打越多,沿途百姓夹道欢迎。
李秀宁率领一千亲兵出城相迎,她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兄和自己的丈夫,眼含热泪,这一年来转战关中,巨大的压力让她身心疲惫,今天见到自己的亲人,如释重负。
李渊:“秀宁,这段时间辛苦你了,父兄以你为荣。”
李秀宁:“父亲,女儿没用,阴世师杀了五弟,还掘了李家祖坟。”
李渊:“女儿起来,这不怪你,只能怪老五自己福薄。”
李渊父子听闻也是震惊不已,阴世师跟他们李家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李渊进入长安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年号义宁,自领大丞相,爵封唐王,稳定关中。
义宁元年(617年)一月,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并准许他开府建衙,李世民为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
李建成内心欢喜,这是立他为太子的前兆,但是李世民依旧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毕竟当初李渊可在众人面前承诺立李世民为太子的。
李家父子几人在大丞相府议事,李渊权倾朝野,杨侑完全成为了傀儡皇帝。
李渊:“秀宁,你们夫妇依旧率领娘子军,扩编到10万人马,进驻苇泽关,守护好并州老家的门户。”
李秀宁:“女儿遵命,一定和夫君守好并州门户。”
李渊:“嗯,有你们夫妇镇守后方,为父也放心,就让元吉带着并州家眷进京。”
父子三人也知道李元吉的能力,肯定是守不住并州的,派李秀宁夫妻二人,那必定高枕无忧。
李世民:“父亲,现在需要先稳定关中,才能逐一击败各地反王,一统天下。”
李渊:“嗯,世民说得有道理,为父将20万士兵交给你统一指挥,希望你能平定天下。”
李世民:“孩儿领命,一定不会辜负父兄的期望。”
李建成内心有点不爽,把兵权全部交给二弟,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一个月后并州的家眷悉数来到了长安城,李世民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李世民:“孩儿见过娘亲,一路辛苦了。”
窦氏:“世民军务繁忙,还来迎接,真是有心了。”
李元吉:“二哥,你不会是瞒着父亲和大哥偷偷来的吧。”
李世民:“四弟何出此言,世民怎敢欺瞒父兄,是他们政务繁忙,所以让我来迎接娘亲。”
窦氏:“臭小子,怎么跟你二哥说话呢。”
李世民:“四弟心直口快,就别责怪他了,父亲和大哥已经在丞相府等候,我们还是入城吧。”
李元吉一脸嫌弃,他就是看李世民不爽,从小都是如此,面和心不和,窦氏也是无奈地摇摇头。
李世民内心也是遗憾,李元吉怎么会对自己有那么大的敌意,前任的记忆里也没有这方面的事,只能不了了之。
李世民也看到了自己的发妻长孙无忧,舟车劳顿,一脸疲惫,让他心疼不已。
长孙无忧对着他微笑,这个傻女人指不定吃了多少苦呢。
窦氏看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二人,瞬间想到了什么,自己的孙子如今只有李建成的长子李承宗一人,李家子嗣还是太少了。
窦氏:“世民,无忧,你们二人要尽快给李家添丁,传宗接代,这可是大事情,不能马虎了。”
李世民:“娘亲,孩儿知道了,一定让您早日抱上孙子。”
窦氏:“呵呵,就你会哄娘亲开心。”
丞相府里一家人团聚,而李承宗咿咿呀呀的声音,成为了李家的宠儿,不到一岁就是全家的焦点,从他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来李渊对他的期待。
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忧回到了秦国公府,虽然他的爵位只是国公,但是府邸规模比亲王府还大,足够他安排自己的下属及其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