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的不是那么严格。
果然,这一路走来和他所料基本相同......
差不多一刻钟左右之后,他们在嘉兴府城中心最热闹的主干道上,找到了一家“客如云”的客栈,顺利的办理了入住。
虽然这里是嘉兴府城中心,但客栈的价格并不贵,而且服务相当不错。
领着范承谟等人入住客房的小二,没多会儿还送来了四色干鲜果品,说是专门赠送给上房客人的......
等到店小二出去之后,看着桌面上的果品,范承谟心中多了几分感慨。
这几年,他为了所谓的“复国大业”,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甚至到了天山南北两麓。
这么多地方走下来,不得不说,还是华朝发展的最好。
扪心自问,即便是当初还是鞑子朝的时候,也是远远比不上现在的华朝的......
“主子,马车全都安顿好了,也预留了应急的马匹,一旦有事咱们随时能走......”
“人手也安排下去了,大家伙儿轮班吃饭和休息,保证留下两班人手警戒......”
范晓洪从外面走进来,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说道。
范承谟点点头道:“好!”
“你也累了,去歇着吧,有事儿我就叫你......”
“还有,这里是府城中心人多眼杂,不要留太多的人手警戒,免得有心人看了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范晓洪赶紧说道:“没事儿主子,我不累!”
“负责警戒的都是老手,每组也就只有四个人,您放心......”
看着范承谟已经露出疲态,范晓洪知趣的住了口,躬身退到了门外,倒也不离开,就站在门口防止听不见自家主子的召唤。
虽然现在已经是华朝了,但是有钱的大商人雇几个护院保镖依旧是常有的事儿,像他这样在门口候着的情况,倒也不显得突兀......
他们入住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客栈的大厅里并没有多少人。
一直到了差不多晚饭时候,人才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客栈的一楼是对外营业提供餐食的地方,二楼一圈都是客房,范承谟他们住的是三楼的上房,但是格局和二楼是相同的。
所以站在客房门口,对下面一楼大厅看的一清二楚。
范晓洪一边留心着屋内的动静,防止自家主子召唤听不到,一边观察着楼下进进出出的客人。
不过很快,他的注意力全部被楼下吸引住了......
只见两个穿着安全员服饰的年轻人,腰间挎着专用安全棍和腰刀镣铐,手里拿着一沓纸走进了客栈。
客栈的掌柜赶紧迎了上去,三人简短的说了几句什么之后,他便引着两名安全员回到了柜台处。
随后掌柜的从柜台底下拿出厚厚一摞的登记册子递给两名安全员。
其中一名年纪稍大一些的,开始翻看登记册子。
而另一名安全员则是被店小二引着,去到了旁边的公示栏,从手里一沓子纸中抽出了一张,涂上了糨糊开始往公示栏张贴.......
经过这段时间在华朝的游历,范晓洪对这种客栈里的公示栏已经非常熟悉了。
这还是华朝成立之后立的规矩。
按照政务院的要求,凡是公开营业的客栈、茶馆儿、戏园子和酒楼等地,主要是人流量大的经营场所,都要在醒目的位置立一块公示牌子。
以往只在府衙和县衙门口张贴的告示,从那以后都会在这些地方同样张贴了......
如此一来,有什么大事儿小情的,老百姓就能更快知道。
很快。
年轻安全员已经把告示张贴好了,回到了客栈的柜台旁。
留在这里翻看登记册子的安全员则是又多花了差不多一刻钟的功夫,才把登记册子查了一遍,随后再次和掌柜的说了几句什么,两名安全员径自离开了客栈。
不知怎么的,虽然因为楼下大厅里很吵闹,完全听不见安全员和掌柜的说什么,但是范晓洪没来由的感觉眼皮跳个不停,心神不宁的。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了。
楼下大厅中用餐的客人,有好事的,已经围在公示栏前面,开始高声朗读起刚刚张贴的告示,声音直接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通缉令.......”
“各行省、州府县镇村:......”
“今有谋逆反叛贼首一名,姓名范承谟(或有假名范阿二等),已故鞑子文臣范文程之子,年龄约四十左右,样貌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