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 第274章 古代猛将11

第274章 古代猛将11

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史书记载:张定边身形魁梧,善兵法,精拳术,擅岐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与陈友谅是一样的都属于小地主家庭。

朱元璋出身就比较惨,家里人饿死他连个埋葬自己亲人的地方都没有。

还多亏自己的同乡张继祖,朱元璋才得以让自己的双亲入土为安。所以,从出身来说张定边要比朱元璋强很多。

不过可惜的是张定边投靠了陈友谅,跟错了人,导致自己最后失败。

陈友谅在元朝末年曾经当过元朝的官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再加上张定边与他情同手足,他便跟着陈友谅死心塌地地打拼。

至正十五年,张定边跟随着陈友谅投靠了倪文俊的部队。

倪文俊同样也是出身于渔家,他是南方红巾军元帅,曾经拥立徐寿辉为“天完政权”皇帝。

陈友谅投靠他之后与张定边张必先一同打仗,屡立战功。在帮助倪文俊攻克武昌,汉阳之后逐渐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势力。

参军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友谅就被封为元帅,张定边与张必先被封为副帅。

徐寿辉称帝第二年,当陈友谅把倪文俊剿灭之后吞并了他的军队。

至此陈友谅的势力进一步增强甚至已经威胁到了所谓的大完政权皇帝徐寿辉

至正二十年,也就是徐寿辉在当了五年皇帝之后,陈友谅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控制了徐寿辉,倪文俊因为刺杀徐寿辉失败逃往黄州。

张定边知道后建议陈友谅进攻黄州,并且成功的杀死倪文俊,夺其兵马。

张定边是陈友谅的发小,情同兄弟。终陈老大一生只有对张定边的忠诚,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而张做为陈的朋友用他神奇的武功和智慧给了他至死不渝的回报。

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命运及至华夏民族气运在潘阳湖之役中决定了未来。

潘阳湖战役是元末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战争,张定边在这次战争中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

在鄱阳湖战役战局出现僵持状态后,张定边决定实施他的行动,这一行动事先并不为陈友谅所知。

张定边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友谅水军阵型中驶出,陈朱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

张定边率领他的三条战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旗舰,百万军中取元璋首级。

张定边勇不可挡,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此时,作战双方都被他惊呆了。陈友谅军也不知为何出现这一情况。

而朱元璋军更是没有提防,前锋纷纷败退。张定边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一直冲到中军,朱元璋水军才反应过来。他的目标是全军主帅朱元璋。

被惊呆的将领们纷纷缓过神来,立刻指挥自己的战舰前去阻挡。

张定边冲到中军已经被三十余条战舰围住,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在这些将领看来张定边的表演已经结束了,可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还在后面。

张定边简直堪称一身都是胆,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身陷重围,锐不可当。

一路击败朱元璋各路将领,先后斩杀大将韩成,陈兆先,宋贵等人,冲出一条血路。

朱元璋水军竟被他冲成两半,一路直奔朱元璋而来。

此时在后军的朱元璋眼见张定边战船一路冲过来也慌了手脚,连忙命令船只躲避。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

此时,常遇春的战船就在朱元璋不远处。在众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手持一弓来到了望军士身边沉稳的对他说:“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

士兵指着战场那位勇猛无比的人,常遇春二话不说搭弓拉箭,远距离将箭矢射向阵中的张定边。

这一箭不仅射中了张定边,也射出了一个大明江山。

潘阳湖之役也因两位猛将交锋彻底成为军事历史上一大奇迹。

陈友谅败亡之后,朱元璋开始统一战争,而张定边想要复汉无望,隐居出家成为僧人。

而张定边一直活到明太宗\/成祖永乐年间,于百岁高龄才圆寂。

历史评价:

朱元璋:“续资治通鉴元纪元纪三十五,吾前在武昌亲见遇春,才遇数骑挑战即轻身赴之彼,陈氏如张定边者何足称数尚,据城指挥遇春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

《续资治通鉴.元纪.元纪三十五》记载: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沙,危甚。常遇春从旁射中定边,通海复来援,水涌,太祖舟乃得脱。

《明史本纪》卷一记载:友谅骁将张定边奋前欲犯公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