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有个客人直接让我们上两道最招牌的菜,价钱无所谓,但速度要快,他说他很饿!”
后厨门口,那服务员碰到了迎面走来的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面露疑惑:“速度最快的两道招牌菜?还不在乎价钱?”
“嗯嗯!”
“呵呵,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大堂经理连忙转头进了厨房。
厨房里,主厨老刘正在里面忙活。
经理走进来对着他耳边说了几句后,老刘便明白的点了点头:“知道了。”
……
不到五分钟。
陈尧这边就已经上了第一道菜了。
是一道干炒牛河。
“您看干炒牛河怎么样?这是我们店的招牌之一,出餐的速度也很快。”
看着面前这份色泽鲜明,散发着浓郁酱香的干炒牛河,陈尧满意的点了点头:“可以,谢谢啊。”
河粉,是用大米制成的一种条状主食。
大约于150年前出现于广洲沙河一带,所以也叫沙河粉。
那里的人们将大米磨成粉,加水调成糊状后在簸箕里倒入薄薄的一层米糊然后上锅蒸。
蒸熟的米糊变的透明的同时还散发着淡淡大米的清香味。
将其取出后切成食指粗的面条状,这就成了河粉。
河粉也因其薄而透明的外表、柔韧爽滑的口感而风靡全国。
现如今在全国各地,不管是粤菜饭店里还是街边小吃里,炒河粉可谓是无处不在。
但对于真正的粤菜厨师来说,干炒牛河不过是检验厨艺基本功的一项测试。
河粉你都炒不好,就别学做粤菜啦。
陈尧拿起筷子吃了一口。
首先入口就是一股浓郁的酱香。
在咀嚼中顺滑的河粉加上清脆的青菜、豆芽,还有软嫩的牛肉,几种口感交织在一起,非常丰富。
当然。
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里面的河粉不够香啊。
酱油、青菜、豆芽、牛肉统统将这河粉的味道给盖住了。
好吃是好吃,但总的来说是有点可惜的。
陈尧仔细看了看,这河粉貌似不是手工做的,是普通作坊里机器做的那种。
里面大米的味道并不浓郁,可见用的也不是上好的大米。
“嗯……还行。”
尝了一口后,陈尧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这次,他没有像上次在香槟大饭店里那样引人注意。
免不得突然又来个厨师要跟他比试。
他才没那闲心呢。
就在陈尧又吃了几口后,第二道菜也上来了。
白切鸡。
也是一道起源于広东的经典粤菜。
因其用料为広东省青远市阳山县出品的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
所以它又叫三黄油鸡。
做法很简单,就是将鸡煮熟后蘸调料吃。
但简单中也蕴含了很多不简单。
比如,煮鸡时对火候的把控,怎么才能让鸡肉吃起来嫩而不柴?
又比如,选的三黄鸡肥瘦是否合适?吃起来会否油腻?
再比如,蘸料的汁水配比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将鸡肉的鲜美发挥出来?
这些都是功夫。
眼前的这份白切鸡分量不是很大。
大概半只的样子。
但色泽金黄,皮质紧实,没有多余的脂肪。
看起来用的是正宗的三黄鸡啊。
陈尧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鸡肉沾了一下店家配比的料汁。
“嗯~酱油、花椒、辣椒、葱、姜、蒜、醋、盐、味精、白糖~”
一入口,陈尧就尝出来了这几种基础的调味。
至于鸡肉,鸡皮的部分处理的很好,非常紧实。
但瘦肉的部分还是有点柴。
火候可能稍微大了一些??
“可以。”陈尧微微点了点头给出评价。
一旁的服务员这才放心了些然后问道:“帅哥,我们店里一份白切鸡是168元,干炒牛河是78元,这个价格还可以吧?”
陈尧没说价格,店里的服务员倒也没有趁机宰客端一些其他很贵的大菜出来。
正常粤菜的饭馆里,这个价格算是还行了。
“可以,你们店里的厨师都是从広东那边过来的吗?”
“嗯,都是正宗做粤菜的师傅,不然那我们店里生意也不会这么好呀~”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