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里都是黑色的,看上去显得有些脏,可是衣服尽管有些陈旧,穿的倒也整齐,看起来生活条件应该比较艰苦。
“大爷,你怎么称呼?是做什么工作的?”安长埔看老人仍旧很紧张,没有急着直奔主题询问书包的事情,一来希望借由对话聊天的过程让老人放松下来,以方便更好的进行沟通。二来,他也担心老人紧张的状态会与发现书包时候的情形有关。
尽管这么多天都没有找到方万的踪迹,这让安长埔和秦若男在心里早就已经有了最不乐观的估计,但是这种情况下,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谚语——“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天没有确认方万一死,孩子就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这个拿着书包来到公安局报案,并且拘谨瑟缩的老人,不知道到底是能带来一丝希望。还是一个对孩子生命的“最终宣判”。
“我姓沈……我是修鞋的。”老人低声回答,边说边不自觉的搓着手指头,用眼角偷偷瞄着自己面前的这两个警察。
“家住哪里啊?”
“城东群生村。”
一听这个地名,安长埔和秦若男心里已经对老人的生活区域有了概念。所谓的城东群生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农村,而是C市市区内的一个区域。早些年的时候,那里的确是个人口不多,面积也不算大的小村子。叫做群生村,后来那块地方被某个企业家看中,想要买下来办厂,于是就和村民协商,最后原来的村庄变成了厂区,所有村民都被统一安置在后建的楼房里。青壮年统一招工进了那个企业家的工厂,成了工人,但是当地依旧被习惯的称为“群生村”。近几年因为工厂效益不好,终于倒闭了,原本有工作的人失了业,原本就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则大多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大批居民外出务工,少部分老人和孩子依旧留在那里,生活条件普遍比较艰苦。
这个沈大爷估计就是在那里依靠修鞋手艺来维持生活的原群生村村民了。
可是群生村正如沈大爷所说。位于城东。那里无论距离方达家,还是方万的学校,都很远,属于市区却又相对偏僻。为什么书包会被沈大爷找到呢?
“大爷,今年高寿啊?”安长埔把疑问压在心里,没有急着询问,而是继续若无其事的同沈大爷“闲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