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史湘云房。
虽然夜已深,史湘云却是没有半分睡意,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这对于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不拘小节的她来说,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情。
以往的她吃的香,睡得着,只要躺下,很快便能进入梦乡,哪里像今天这般难受。
原因,自然是她的婚事。
原本的她,对于婚姻之事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哪怕是在听说媒婆给她定下了婚事之后,她也只是惊呼了一声罢了。
她的性格豪放,性情开朗,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所以,在她眼中,她对待贾宝玉也好,对待贾珏,甚至贾环也罢,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是兄弟,并无不同。
可贾珏今晚的举动,却是让她心头泛起了无限的涟漪。
他反对她和卫家的婚事,却拿不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这让她产生了无限的联想,芳心之中出现了一个让她羞怯的念头:
他,是不是对她有意?
这个念头一出现,她的心便变得更加纷乱了,脑海中浮现出往昔和贾珏相处的一幕幕来。
这却是让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她起身下地,来到了桌前坐下,拿起桌上的一本书册翻看了起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书册的第一页,便是这首《鹊桥仙》。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这般美的诗词,所以,她忍不住将它记录了下来。
想到第一次见到贾珏的场景,她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柔意,那时候的他虽然被邢夫人和王夫人欺辱,可他却是那般的从容不迫,潇洒出尘,哪怕是她这般豁达,也是做不到他那时的洒脱。
三哥哥当真不凡呢。
她低喃了一声,翻开了书册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一首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负如来不负卿。”她眼神略带迷离的轻声吟道,“三哥哥,你是如何写出这等令人心碎的诗儿的?”
这首诗是有恶人来贾家捣乱,贾珏挺身而出写下的,想到当时他举重若轻,将恶人赶出贾府的模样,她的心头忍不住又是一颤。
经历过这许多事情之后,她忽然明白,原来,贾珏始终在保护着大家,保护着这个家。
带着些许的感动,她轻轻的将书册翻到了下一页,看到上面的诗句,她的眼神中满是赞叹: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饮酒,泼墨,真不知三哥哥当时是何等丰姿。”
这是贾珏在醉仙楼文斗,比试书法时写下诗句。
因为没有没有去往现场,她并没有看到贾珏当时是什么模样,可只看这首诗,便能领略他当时是何等的潇洒。
带着不舍,她将书册继续往后翻,看到下一首诗词后,明媚的眼神中却是立刻闪过了一抹激动和喜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贾珏与那状元比试诗词时,写下的《将进酒》,也是她喜欢到骨子里的诗作。
她性格于妩媚中沾染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儿气概,总喜欢穿着男装,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豪气。
这首诗豪迈洒脱,气势雄浑,豪情盖世,正合她的心意,她只一读,便觉心怀激荡,欲罢不能。
“好男儿,当如是!”她的美眸中亮晶晶的,带着些许的赞叹,些许的崇拜。
带着略微激动的心情,她缓缓的翻过了书册,一首首动人的诗词出现在她眼前: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看着这些令人惊叹的诗词,史湘云的美眸中满是仰慕和崇拜,饶是已经读过许多遍,她还是忍不住为贾珏的才华所倾倒,所折服。
她看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