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上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卡扎尔对于贾珏的“追求”,这成为了他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好事之徒甚至给贾珏起了一个“大众驸马”的绰号,毕竟到目前为止,贾珏已经娶了两位公主了,在算上这萨珊公主,自然也当得起这等称呼了。
至于是否要“远嫁”去萨珊,众人却是又有了分歧。
达官贵人们以为贾珏当去,这不仅能为朝廷带来可观的利益,还能给大汉带来长久的稳定,就像昔年文成公主一般。
普通百姓自然是不愿贾珏去的,贾珏可是神仙下凡,这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有他在,大汉才能风调雨顺,百姓才能衣食无忧。
在舆论争吵不休的时候,贾珏却是根本没有关注这件事,他在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衍圣公,孔讷。
对于他的到来,贾家给予了最高的礼节和待遇,贾母亲自出门相迎,贾政甚至执了弟子礼,贾宝玉,贾环他们更是卑微至极,甚至没有资格和他说话。
对于他们,孔讷也是以礼相待,但这份礼,却是显得有些疏离感。
但对于贾珏,孔讷却是极为热络,一见他,他便拉住了贾珏的手,一口一个“子玉”的唤着,态度很是亲近。
这看得贾宝玉和贾环目瞪口呆,他们和贾珏是平辈,可这地位却是相差得太大了。
对于两人的心思,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孔讷更是在与贾政贾母寒暄过之后,直接撇开了他们,和贾珏单独来到了书房。
观摩把玩了贾珏书房中的字画和古玩之后,孔讷忍不住问道:
“子玉,关于这蒙学之事……”
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自然是对这事无比的上心。
“还请孔老言明,这蒙学之事,到底有何难处?”贾珏向他问道。
孔讷当即将事情叙述了一遍。
总体来说,所有的难题都归结为一个字:钱。
蒙学的建立,需要地皮,需要建校舍,需要聘请教书先生,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
孔讷本身是没有银子的,所以,他需要以他的威望,他的人脉去发动当地的士绅,富商来出钱出力建立蒙学。
然而,岭南本就不是富庶之地,他的办法自然是行不通的,于是他想请求朝廷给予银钱或者政策上的帮扶。
贾珏闻言微微思索了片刻:“孔老,此时朝廷过国库空虚,一年半载之内,怕是有心无力的。”
天下经历了蝗灾之后,朝廷国库一直都是空虚的状态,虽然采取了不少他提出的有效措施,但想要见到成效,还需要等待一段时日。
“哎,我也知朝廷的难处,只是不知若朝廷给予士绅富商些许利好,可否成事?”孔讷叹了口气。
贾珏还是摇头:“孔老应当知晓,所谓商人逐利,若无利可图,也是无用。”
孔讷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这个道理他也知道,蒙学只是为了给孩童启蒙,教授基础知识的,是不收银子的,根本没有办法带来利益,所以那些士绅商人才不为所动。
“朝廷指望不上,又该如何是好啊?”
贾珏闻言沉思了片刻,忽然说道:“此事乃是利国利民之事,决不能因外力而止。孔老,我有一个法子,或可一试。”
“子玉请讲。”孔讷的眼睛一亮,
贾珏沉声道:“我私人出资,助孔老完成此事。”
啊?
孔讷闻言惊呼一声,随后连忙摇头:“此事万万不可,断无让子玉自掏腰包之理!”
贾珏闻言笑道:“孔老稍安勿躁,我亦是读书人,这等事儿我遇着了岂能不管?”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荷包来递给了孔讷:
“这里是二十万两银子,孔老且拿去,日后还有追加。”
听闻十万之数,孔讷忍不住身形一颤,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是天文数字,即便是对于贾家,恐怕也是掏空了家底了。
他连忙推辞:“我不能收,实在是太多了。”
贾珏笑了笑,将荷包塞进他的手中:“孔老拿着便是,我寻常在京城,也花不了几个银子,倒不如拿来做些利国利民之事。”
孔讷张了张嘴,还想再推辞,贾珏却是再度打断了他:
“孔老无须再推辞,莫非在孔老眼中,我是那贪图钱财之人?舍不得这些许银子?”
孔讷无言,他深深的看了贾珏一眼,站起身来,向贾珏深深一揖:
“我代天下稚子蒙童,感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