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疆,能活下去的,才配谈规矩。"柳林的话在耳边回响,像一记重锤砸醒了他。
子夜的寒风灌进窗缝,赵元礼突然笑出声来,笑声中带着解脱的疯狂。他扯下官袍上的云纹补子,露出里面沾着麦屑的粗布内衬——这是他在灵田劳作时穿的衣裳,此刻竟比十二章纹锦袍温暖百倍。"或许......"他对着黑暗低语,"换个靠山,赵家反而能长盛不衰。"
,!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朔方城的夜幕,赵元礼已穿戴整齐。他望着铜镜中重新恢复官威的自己,将修改后的奏章揣入怀中。新的奏折上,字字句句都在歌颂北疆的繁荣安定,末尾更是附上了"恳请陛下嘉赏镇北王"的谏言。
踏出驿馆时,他望着王府方向高悬的金黑旗帜,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这场关乎生死的博弈,他终于做出了自认为最正确的选择。
朔方城的晨雪骤停,镇北王府的青铜兽首门环还凝着冰碴,却在赵元礼踏入视线的刹那轰然洞开。三十六名金甲侍卫执戟分列两侧,金黑相间的旌旗猎猎作响,竟比他前日来时的阵仗煊赫十倍。
赵元礼握着奏章的手渗出冷汗,蟒纹靴底在青石板上打滑。昨夜刚改写的谏言在袖中发烫,他抬眼望向台阶尽头,柳林负手立在朱红廊柱下,玄色王袍上暗绣的龙纹随着灵力流转若隐若现,身后悬浮的中千世界虚影吞吐着星辰,恍若神明降世。
"赵大人这步棋,走得漂亮。"柳林的声音裹着金黑气息滚落台阶,惊起檐角寒鸦。赵元礼浑身一颤,这才惊觉对方竟连自己在驿馆改写奏章的时辰都算得分毫不差——书房烛火熄灭的时刻,密诏藏匿的暗格方位,甚至他咬破指尖按手印时的犹豫,都似在那双猩红竖瞳的注视下。
冯戈培不知何时出现在柳林身侧,官服换成了供奉院的玄色劲装,腰间螭纹佩与柳林的王袍遥相呼应。"赵大人请。"他抬手示意,廊下突然亮起数百盏琉璃灯,金黑光芒交织成祥瑞云纹,将赵元礼官服上的云蟒图案衬得黯淡无光。
踏入议事厅,赵元礼被扑面而来的灵力惊得后退半步。四壁悬挂的不再是寻常字画,而是北疆各城灵力脉络图,每道线条都流动着实质般的金黑光芒。柳林随意坐在鎏金王座上,指尖把玩着赵元礼昨夜撕碎的奏章残片,墨迹未干的"谋反"二字在他掌心化作齑粉。
"大人可知,本王为何等你?"柳林突然开口,金黑气息凝成锁链缠住赵元礼的脚踝。老尚书膝盖一软,险些跪倒在地,却见对方屈指弹出一道灵力,将他稳稳托住,"因为你比朝堂那些老狐狸聪明——知道何为真正的靠山。"
赵元礼喉结滚动,望着柳林身后缓缓展开的巨幅舆图。中原腹地被阴影笼罩,而北疆四州在金黑光芒中熠熠生辉,每座城池都标注着供奉院培养的强者数量。他突然想起皇帝交给他的密诏,想起那些世家在朝堂上推诿扯皮的嘴脸,与此刻柳林眼中掌控天地的气魄形成惨烈对比。
"这是北疆百姓用命换来的太平。"柳林起身逼近,金黑气息裹挟着凛冽杀意,"若朝廷敢来染指......"他抬手召出中千世界核心,万千星辰在掌心旋转,"本王不介意让他们见识,何为真正的力量。"
赵元礼猛地掏出奏章,在金黑光芒中展开:"王爷明鉴!赵某愿为北疆喉舌,恳请陛下......"
"不必了。"柳林打断他的话,修长手指抚过奏章上的朱砂印,"你只需记住——"他突然扣住赵元礼的手腕,金黑灵力顺着经脉游走,在其丹田处烙下供奉院印记,"从今日起,你的命,姓柳。"
议事厅外突然传来山呼海啸般的修炼声,供奉院弟子们的金黑灵力直冲云霄,将朔方城的天空染成瑰丽的暗金色。赵元礼望着柳林背后若隐若现的龙形虚影,突然觉得腰间的玉带硌得生疼——那象征朝廷威仪的配饰,此刻竟不如供奉院一枚小小的玉牌来得踏实。
"送赵大人回驿馆。"柳林甩袖落座,金黑气息化作实质铺满地面,"明日随本王巡视灵田,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民心所向。"
赵元礼退出门庭时双腿发颤,既为柳林深不可测的手段战栗,又为自己押对了筹码而庆幸。朔方城的寒风卷起他官袍的下摆,露出内里尚未换下的粗布麻衣——那是他昨日混在百姓中时的装束,此刻竟比往日任何时候都让他觉得安心。
喜欢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