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信了,就在大年三十晚上,老子就那么一次,好不容易得空喝了点小酒,那兔崽子当晚就跑了,大年三十啊!气的你大娘一整年都没跟我好好说过话。”
杨庆有..........
貌似在记忆中没留下任何痕迹的大哥大姐,都虎的很啊!
也奇了怪了。
按理说,这二位离家出走时,杨庆有也应该有个四五岁了。
可记忆中,对二位一点印象都没有。
难道是当年太小了?
或者说当年就是个小傻子,还没开窍?
看着说起大儿子,又气又心疼的老杨头,杨庆有哭笑不得的安慰道:
“那只能说我大哥觉悟高,不过说起来,也多亏我大哥那样的有志青年多,咱们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不是?倒不是说他就一点错没有,当年走,要是堂堂正正走就好了,也不至于我大娘落下病根。”
,!
“行了,行了,不提他娘俩了。”
老杨头虽然一脸的唏嘘,但还是摆摆手转移话题道:
“按理说你回来了,明儿应该让老二带你去给你爹上个坟,但现如今大伙正在如火如荼的搞破除封建迷信,这时候大张旗鼓,拎着好吃好喝的去上坟,就有点没眼神头了,等会老二老三下工回来,我带你去你爹坟上溜达溜达,你磕个头意思意思得了。”
“行,我没意见。”
杨庆有点头道:
“再说了,我也支持废除封建迷信,才刚吃饱饭几年啊!就搞那些浪费粮食的行为确实不合适。”
“嗯,你明白就好。”
老杨头应了声,转而又聊起了公社里的八卦。
谁谁谁被批斗了,谁谁谁家儿媳妇偷人被抓了,哪个下放到公社里干活的人以前当过什么什么官,等等各种风言风语。
以至于杨庆有回来的头一天,算是长了见识。
这农村的瓜啊!
一点不比南锣鼓巷少,而且貌似个个保熟。
傍晚时去祖坟那儿溜达完回来,在杨庆丰那儿,杨庆有一一确认了白天听到的八卦,虽细节上有出入,但故事大致方向却没错。
只是吧!
杨庆有这次回来的不巧,说好今儿为了庆祝杨庆有回来,说好要改善改善伙食的。
结果,下午下工后,杨庆收骑自行车带着三嫂去了趟公社,就买回来两条鱼。
至于别的荤腥。
提都别提。
不逢年过节,公社压根就没杀猪一说。
不过还好,第二天是五天一次的大集,杨庆有倒可以去集市上溜达溜达。
运气好,说不定能捡个漏,给老杨家添点油水。
喜欢年代:悠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