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将“刻本”推广了。那些想把刻本和佛经、日历、咒帖等?俗货联系起来贬斥它的打算,顿时落了空。
皇帝和太后都?没?意见,还能拿什么?去阻碍?不过政事堂的宰相?们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拖”。只?要和用钱相?关的事情,一概往后拖。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万年令、京兆尹以及御史都?一道上书了,提的都?是十月西?市大火的事!结果已经很明了了,定远侯府亲随唐藩与浮浪儿勾结,火烧藏书阁。原本到这里就算了结了,可?之后又牵扯出了新的事。那便是唐藩、浮浪儿都?受雇于人——至于那人,证据直指尚书左仆射李义宗!他是不满建立藏书阁的人,有作案的动?机。
本朝尚书令因职权甚高,便空置不设,尚书左仆射在右仆射之上,乃尚书省的长官,首席宰相?!京兆府不敢任意拿李义宗家的人,只?得?上书皇帝。按理说,皇帝在见了奏疏后可?以选择留中不发的,可?昌平帝问过太后后,便直接将京兆尹的上书送到政事堂中了,分明是要彻查的意思!
第58章
李义宗在听到声音后, 也是心中大惊。东市大火不是揭过了吗?怎么?还转移到了京兆府手中?唐藩怎么?攀扯到他的身上来?那浮浪儿被拿住了?是他家部曲去联系的?还是长沙大长公主府上在活动?他们为?什么?要自作主张改变时间做法?这么明目张胆留下痕迹,是谁在暗中推动?陛下怎么?不截下此事??区区一纵火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很容易的。可要是有人故意的呢?崔思行还是其他人?李义宗心思沉重, 吐出一口浊气。他对自己说要镇定,未必真有实际的证据指向他本?人。
昌平帝心中落下了怀疑的种子,在晋王频繁往太后那边走动时,他就对晋王很不满了。至于李义宗这?个先帝留下的辅政之臣,昌平帝也不再信任。毕竟李义宗的女儿是晋王妃啊!他到底会向着谁,不是一目了然吗?他不能再让李义宗盘踞高位。
可李义宗毕竟是先帝旧臣,没有合适的理由,根本?无?法贬谪他。恰好, 纵火案在, 昌平帝已经打了主意要利用一番。但是朝中政事他做不了主,还是得去?萧太后那边问一问。只是这?一趟走的,心中很不痛快, 太后还没发话, 晋王便替自己的岳父说话了:“恐是误会吧, 万一有人栽赃李仆射呢?”
昌平帝内心深处怒火烧得越发旺, 当着萧太后的面, 很冷地说:“四郎待日后能做主了, 再说也不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晋王低着头,诚惶诚恐。还是萧太后出来打圆场, 说:“秉公处理。”
可谁能“秉公”?那些太后的人会不会因为?太后偏爱晋王就放李义宗一马?或者他们早已经与李义宗成?为?同伙?昌平帝的疑心病越来越重, 最后在内侍高得禄的提醒下, 想到了一个极好的人选。他立刻下制书, 以驸马贺疏弦献印刷术有功为?名目将她擢升为?刑部郎中,并判东市纵火一案。
要知道藏书阁是贺疏弦忙里忙外主持建设的, 她花费的时间、心血最多,也最想要公道。而借由此事?不仅可以除去?李义宗,还能顺势向长姐示好。提拔驸马之事?,萧太后是没有理由出来阻拦的。
虽然朝臣议论多,甚至还吵上一架,可到底没能阻碍任命。不到一年的时候,贺疏弦便从秘书郎升任从五品上的刑部郎中。照这?样的趋势,入主政事?堂也不是没可能。不少在官位上蹉跎的人很是羡慕,但?他们的出身不一样。贺疏弦是贵戚,自然不受一些规矩束缚。
晋阳长公主府。
贺疏弦很随意地将任命制书放到一边。琅嬛书阁已经落成?,余下的事?情用不着她来操心。她的注意力还得放回到官场上。这?纵火一案不仅仅是要替自己?讨公道的,同时也是用来表立场。
杨云意跪坐在贺疏弦的身侧,她举起手提贺疏弦捏肩膀,没两下便懒得动弹,趴在贺疏弦的身上说:“阿渝,会觉得累吗?”
“不累。”贺疏弦温声道,“很多事?情只是吩咐下去?,用不着我亲自做。”在朝堂中的凶险跟入山林不一样,藏着许许多多的暗流。不过她相信,只要立身正,不被人抓住把柄就好。她一侧身,伸手一揽,将杨云意抱到了怀中,“李义宗府上人怂恿唐藩纵火一案呢,反正明面上是证据确凿了,他必定会被贬官。不过晋王那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杨云意笑?了一声:“如果?是以前的晋王,他会到太后跟前去?哭,替李义宗求情。不过现在,他的野心滋生了,那做法会很不一样。”
贺疏弦掀了掀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