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两银子呢,这是要去镇上置办年货吗?”
“……”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顿时让徐苗觉得有些头大,这些村妇农忙的时候就种地,其他闲暇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七嘴八舌的讨论事儿,谁家生孩子了、谁家两口子吵架了、谁家婆媳不和了……
总之就没有她们不关心的。
说到底,一个一个干活都是把好手,这嘴嘛……也是一杀人不用刀的利器!
几句话竟然把他们家昨儿发生的事情,说的分毫不差,真是人才哪儿都有,今天特别多。
不禁知道上房给了十五两银子,还知道李郎中给三郎棒槌的事情,有几个好信儿的,居然问三郎,那棒槌是啥味儿。
一旁的车夫春柱见状,受不了了,出声帮着解围道:“哎哟我说庆年嫂子啊,你这知道的挺多啊,连人家多少银子都知道了?三郎吃棒槌你看见了?”
那名被唤作庆年嫂子的,就是那个穿着碎花夹袄的人,春柱那话里明显有着奚落的味道,可这村妇不耻反荣的点头,而且还颇有自豪感的说:
“那可不?昨儿我家庆年去文昌伯家找三顺了。”
“哦,找三顺了啊,是三顺跟你家庆年说的?”春柱这话问完,刚才那几个村妇,一个一个都不吱声了。
小八家村里的村民,基本上对这族长、里正都是敬畏的,小八家子一共有三个大姓,徐、冯、李。
既然有三个大姓,自然也就有三个族长,而这三个族长中,最让村民畏惧的,就是这个徐文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