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我谈了两次,给我提供了不少思路。
这部小说……给他们了。”
一声晴天霹雳,章德宁脸上的表情凝固。
新小说写完了?
新小说给《十月》了?
我才多长时间没在家……没来,你就被人趁虚而入了?
“来两次你就给了?”章德宁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嗐!都是熟人了,能咋办?”林朝阳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说着,转而又埋怨起了章德宁,“你说你也是的,也不知道来找我催稿。小说都出来了,人家来约稿,我还能撒谎说没有吗?”
章德宁感觉一口老血憋在胸口,合着怪我是吧?
她眼神的凶狠没维持两秒,最后变成了哀求,“朝阳,你可是我们《燕京文艺》培养出来的作者,可不能就这么倒向《十月》啊!”
“怎么能说是倒向《十月》呢?瞧你这话说的。”林朝阳给她续了点茶水,安慰道:“稿子给老刘也是恰逢其会,以后有稿子肯定会想着你们《燕京文艺》的。”
林朝阳的承诺让章德宁心里安定了一些,又问道:“你那部小说是讲什么的?”
“以那边那场仗为背景写的一部战争题材小说。”
“具体讲讲。”
“大概就是……”
林朝阳简要的将小说内容给章德宁讲述了一遍,听完后她面露沉吟,“结构很好,不过战争题材你之前没接触过,能把握好吗?”
林朝阳觉得她就是想骗自己的稿子看,“马上就写完了,到时候交给编辑部决定吧。”
“要不我先帮你把把关。”章德宁提议道。
此时她的表现好像惦记村头寡妇的赖汉。
“不用了。”林朝阳一口回绝,“来来来,先吃饭,吃饭吧!”
来了燕园好几次,章德宁终于在陶家吃了一顿饭,可这顿饭却吃的她茶不思饭不想,脑子里全是林朝阳那部小说,心中悔恨不已。
早知道……早知道……我应该多来几趟的!
翌日早晨,章德宁一上班就将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周燕如,她顿时暴跳如雷。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上回参加燕大五四文学社的时候我就看出刘昕武他没安好心,果然是趁着我们不备来撬稿子了!”
周燕如急的在办公室里直转圈,她又埋怨道:“你也是的。之前朝阳那去的那么勤,最近怎么就没多跑两趟?”
章德宁一脸委屈,“我也忙啊!”
“你……”指责的话停在了嘴边,周燕如一想编辑部平时的工作量,最近半年多大家确实都很辛苦。
“唉!算了。也不能什么好处都占尽,咱们也拿到了《小鞋子》。”
听周燕如这么一说,章德宁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她昨天是听了林朝阳新小说的梗概的,感觉并不如《小鞋子》来的动人,而且林朝阳又从来没有写作战争类作品的经验,反响也不一定有多好。
相反,再看发了一个多月的《小鞋子》,光是销量这一块,直接就把《燕京文艺》给带飞了。
在李轻泉来之前,《燕京文艺》的销量稳定在每个月二三十万份,上下浮动并不大。
然后李轻泉来了,《燕京文艺》先是刊发了《牧马人》,以伤痕文学的名义在国内读者群体当中形成了极大的影响;然后又陆续刊发了王濛、方志等人的作品,巩固了杂志的销量和影响力。
直到上个月,《小鞋子》正式发表,一举将《燕京文艺》的销量拉升到了百万份。
这个数字不仅打破了《燕京文艺》自创刊以来的销量记录,也是嗡嗡嗡之后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学杂志取得的最高销量。
算上上周刚刚加印的20万份,今年的第五期《燕京文艺》的印量已经达到了110万份,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章德宁丝毫不担心这些加印的刊物会滞销。
这可是印刷用纸紧张的七十年代末,超百万份销量的含金量毋庸置疑的证明了《小鞋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说什么呢?这么热闹?”周燕如和章德宁正说话的功夫,李轻泉路过办公室,问道。
周燕如便把林朝阳的稿子被《十月》截胡的事说了出来,李轻泉摇了摇头,“这种事谁也避免不了,以后勤跟作家沟通就好了。”
他的这句话不是批评,却胜似批评,章德宁委屈的点了点头。
结束了稿子的话题,李轻泉对周燕如说道:“我这两天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