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林朝阳陶玉书 > 第677章 超越文学范畴

第677章 超越文学范畴

但读起来《天朝》依旧觉得有些困难,甚至是比当初他读《闯关东》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时还要困难。

因为后两者所涉及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至少是近现代的,可查阅学习的资料有很多,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但《天朝》就不一样了,里面的内容涉及到了唐朝历史、文化、军事、经济、外交的方方面面。

藤井省三要是一般的读者,草草读一遍也不是不行,但他是林朝阳作品的研究者,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要对林朝阳作品当中的所有细节都要了解透彻。

不仅要了解文字本身,更要了解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历史意涵。

这一下子难度就大了,看个小说差点把《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史书翻烂,笔记的字数都快比书多了。

藤井省三对《天朝》的喜爱也是不加掩饰的,他对林朝阳说:“林桑,《天朝》这一书当真是写尽了盛唐风流。翻译的事我一定会尽快完成的,这部小说一定会在日本大受欢迎的。”

日本号称小中华,一千年前就搞过全面“唐化”,一直自诩是唐朝文化的正统继承者,至今仍保留大量唐风元素。

《天朝》小说本身写的是盛唐旧事,在藤井省三看来自然是要受到日本民众,至少是文化界的热烈欢迎的。

面对他的盛赞,林朝阳口中道谢,早在《天朝》发表之初,他就跟河出书房商讨过《天朝》的引进问题。

多年以来,林朝阳作品在日本的主要翻译者都是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

这两年,近藤直子身体不太好,所以翻译《天朝》这事就落到了藤井省三身上。

《天朝》篇幅宏大,翻译这样一部小说,对于翻译家而言是个苦差事,可藤井省三却甘之如饴。

“有幸为《天朝》这样伟大的作品引进日本贡献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

面对着林朝阳的道谢,藤井省三郑重其事的说。

《天朝》只出了两卷,藤井省三就断言“伟大”,林朝阳以为他这话更多的还是因为“唐朝”滤镜在日本人心中太厚重了。

直到半个多月后,他在《文学研究》上发现了一篇文章,才知道藤井省三面对他时的赞美还是保守了。

《文学研究》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是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

因为专业性过高,在大众读者当中名声不彰,但在文学界,尤其是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声名赫赫。

以前这份期刊上也发过不少学者对于林朝阳作品的研究成果,林朝阳看到的文章是藤井省三在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交流时的访谈记录。

访谈中,藤井省三谈了很多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这也是他的研究领域。

在谈到他近些年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林朝阳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上时,藤井省三是这样说的:

“不是我把精力放在林桑的作品上,而是他的作品一直吸引着我。林桑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当被问到“认为哪位中国作家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藤井省三毫不迟疑的回答:“当然是林桑!”

这句话脱口而出后,他又补充道:“林桑早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只是他过于年轻了,诺贝尔文学奖总是习惯性的忽视年轻人。但我相信,林桑终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藤井省三在《文学研究》发表的言论在大众媒体上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倒是在国内的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掀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

多年来,林朝阳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坛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作家,许多人都对他的获奖寄予厚望,可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失望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很多人也不禁怀疑起来。

是不是林朝阳的水准距离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有差距,否则怎么这么多年了,年年都只能陪跑呢?

近几年来,这样的论调在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这些人这样的想法不能说错,但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文化自信的。

且不论林朝阳的作品质量放在那里,仅是他多年以来在海内外所受到的欢迎和赞誉,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他的水准吗?

藤井省三是日本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他在《文学研究》上的言论,不仅表达了对林朝阳的公开力挺,也开诚布公的点明了林朝阳这些年来陪跑林朝阳的根本原因。

使得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