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爆心点的博军反坦克小组吞噬,顺带还将其后用于躲藏的半塌防炮洞,以及周围临近的战壕、交通壕全都给罩了进去。
连瘫倒在战壕里,原本还有得救的博军伤兵也未能幸免,被殃及池鱼地让这温压热浪一并当场带走,属于是杀伤半径内无视地形的无死角杀伤。
待火光消散、烟尘降下,动静虽猛但去得也快的温压爆破归于平静,徒留地上一些扭曲变形的rpg零件和烧到深可见骨的漆黑尸骸。
尽管只有短暂一瞬,但温压战斗部对人员的杀伤力确实就这么恐怖,只有秒杀。
bmp-2m当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敌军反坦克小组这种高威胁目标,这并不意外。
毕竟那炮塔可是开着高清热成像,以不缩放广角视野来回转动、扫视索敌呢,这两个“脸接短号”的博军倒霉蛋甚至都还没钻出防炮洞,就因为洞口暴露出的些许人体红外特征而被提前注意到。
注意到这细节的bmp-2m炮手,原本就想朝着那半塌防炮洞来一发温压短号,甭管里面有多少人直接给他全办了。
最好是连洞也给炸塌,直接火化加土葬一条龙服务,管杀还管埋了。
只能说,这俩博军倒霉蛋实际上是“接得好”,把原本窝在洞里吃到的温压短号,通过自身实际行动改成了当面脸接。
最终下场并无本质区别,充其量只是当面脸接比窝在洞里被烤熟,死得更让人绝望一些罢了。
如果是老款bmp-2放到相同的交战场景下,则无法做到这样的击杀,甚至大概率会被博军rpg射手一发糊脸秒杀掉。
一方面是老bmp-2没有热成像的纯纯目力索敌,很难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击杀”,尤其对步兵这样易于隐藏的灵活小目标。
另一方面,则是老bmp-2既不具备行进间发射导弹能力,也没有温压短号这样的高端玩意儿。
就算有机会完全停车开火,破甲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一发砸过去能不能顺利毙敌,那也不好说。
把老bmp-2升级成“别列若克”标准带来的显著战力增幅,这就通过实战环境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向来不做赔本买卖的周正,再一次通过实践证明了自己投资的准确无误。
与此同时,类似这样的被吊起来打、一边倒战况,在已经陷入崩溃的博军阵地上还比比皆是,远不止这么一例。
敢于抄家伙反抗、还有点爷们血性的博军其实是少数,大多数博军不是在炮火准备中被炸得字面意思上“人间蒸发”,就是在炮火结束后尚且两腿发软的情况下,感受到了不断变强的大地震颤以及愈发刺耳的机械轰鸣。
把脑袋探出战壕、散兵坑一看,只见滚滚铁流正如开闸泄洪一般奔涌而来,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尘土飞扬的景象,整个敌军装甲集群的正面突击宽度至少也有一公里还多。
属于是博军士兵的肉眼视野都不够用,得先看左边再把脑袋往右转,这才能看清敌军装甲集群的整个突击阵型。
妈拉个巴子的这阵势谁能受得了?
别说是战场上没见过,他美国大片里也没这样演过啊,就是上网刷视频都没法把认知高度提升到这一层级。
相当一部分,至少是炮火准备结束后幸存下来博军的一半还多,都被这字面意思上地动山摇的骇人阵势吓了个外焦里嫩。
怕吗?怕就赶紧撒丫子跑呗。
能在阵地上扛过如此猛烈的炮火轰炸,已经对得起博纳特将军的恩情了,这会儿再不跑那可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了。
溃退伊始,在阿基尔第7旅的履带还没碾到阵地上之时,那些稍微有点责任感的博军基层军官,其实还是践行了身为军官的使命、尝试过组织崩溃的。
“不许后退!坚守阵地!都给我回去!回去!!!”
“回去!?去你妈的!敌人的坦克装甲车比草原上的动物大粪都多,你让我回去吃屎吗你个混蛋!?”
口中叫骂着,手上动作不停的博军士兵们也不乏狠人角色,几个兵痞刺头二话不说就举起了手中的磨掉漆色ak对准了军官。
眼见人多势众,自己一把小手枪对十几条长枪,瞬间不吱声了的博军军官也只能当场放弃。
甚至不止于放弃喝令士兵,本着“既然阵地上都没几个兵了,那我一个军官留下来肯定也没啥用,与其留这儿等死还不如一起跑路”的逻辑,就地加入了溃兵团伙一起脚底抹油、逃之夭夭。
为啥合成一营能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