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历史直播:带老祖宗游华夏 > 清朝③

清朝③

于木槿姝的夸奖他心甚慰啊,没想到后人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不过还在登基的他估计要惨喽,雍正帝思绪不由得发散着,希望他能好过一点吧,不由得重重的叹气。

二阿哥和八阿哥没想到这四弟(哥)对自己狠,对他人更狠,难怪能在他们之中胜出,是个强劲的对手。

其他阿哥一听四阿哥登基后所做出来桩桩件件都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心里纷纷都打起了退堂鼓,跟老四作为不亚于自讨苦吃啊。

木姑娘不是说了嘛,他们只是不适合当皇帝,别的什么闯一闯总比在斗争的漩涡中挣扎当炮灰好吧。

各位大臣们只有一个念头:将来让四阿哥登基,他们还有活路嘛?

抄家皇帝这个名头不就是从他们身上得来的,不行,为了自己的未总得拼一把。

朱元璋眼神一亮,他还在忧心土地兼并如此严重该用什么样的制度来取代,没想到雍正的推丁入亩制度不错,借鉴一番。

各朝代眼睛一亮,这个制度不错,借鉴借鉴。

刘彻听完这位雍正帝自掘坟墓的做法,连他听完都后背发凉,改革改到这种程度的少而少之。

讲完雍正帝,木槿姝思考一下,发现后代的清朝皇帝似乎都不如这位皇帝的功绩如此耀眼,大概就略过讲解。

但是有关于雍正帝和怡亲王胤祥的兄弟之情,木槿姝觉得自己有必要提一嘴,光是想着嘴角都抑制不住的上扬。

“最有关于雍正帝,其实我想分享一个有关于他哥十三阿哥的小故事。

在九子夺嫡的斗争中,十三阿哥能始终坚定的站在四阿哥身后,能做到共患难也同富贵。

雍正帝继位以后,对于自己的十三弟更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宠爱和信任,连雍正帝的儿子们都有些吃味:待十三叔要比待儿子好。

继位后,更是迫不及待的十三阿哥总理事物大臣,同时加封为和硕怡亲王,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自清朝开国以,不过也就封了八个铁帽子王而已,现在又加上了十三阿哥。

朝臣们纷纷谏言,但雍正帝依然坚定的执行,在十三阿哥铁帽子王的册封礼上,雍正帝不惜违背祖宗制,要求册封礼正副使必须用一品官员,这还没完,亲王仪仗又被雍正帝翻了一倍,等同于两倍的皇后仪仗队。

在铁帽子王的册封礼上,雍正帝亲自下旨“诚恐万世子孙不知允祥宣勤于朕之善,而淹没之,特降兹手敕,俾亿万世子孙敬谨遵行。”

天啊,自己对弟弟好还不够,还下旨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要对十三叔好。

十三阿哥胤祥也没有辜负雍正的信任,迅速成长起来清朝的台柱子,手段老练的完全不想一个刚接触朝中事物的皇子。

面对这么多年雍正这个哥哥对自己的宠爱,十三阿哥一直进度有度,兢兢业业,丝毫没有持宠而娇。

我们四爷平常难得写诗的,可是有一首就是专门写给十三阿哥《如意歌赐怡亲王》。

尤其是最后两句让我印象深刻“煌煌带砺眷便便,子孙永保福且绵。予因仙语嘉喜骈,为尔歌双如意篇。”

光是读出这些诗,扑面而来的都是雍正帝和十三阿哥珍贵兄弟情谊。

常言道,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一句话始终没有应验在雍正帝和十三阿哥的身上,这纯粹的情谊真的很难不让人感动。

十三阿哥这一生,前后担任的职位有十个只多,都是集行政权、兵权、财权于一身,雍正帝也可以说的上是把自己的家性命放在十三阿哥手上也不为过。

两个都是实打实的工作狂,大清王朝有他们治理真是有福气。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十三阿哥在雍正帝七年(1729)年积劳成疾病逝了,英年早逝啊。

十三阿哥病逝后,雍正帝悲痛欲绝,竟然说“怡亲王建祠后,或怨朕之人,不得逞其志而迁怨于王……若朕万年之后,吾弟之隆盛功德,百世流芳。”

我们四爷是一个多要面子的人,竟然能说出你们要怪就怪我吧,跟我弟弟没关系,我弟弟是要流芳百世的。

没了亲爱的弟弟,雍正帝后半生都在兢兢业业的治理清朝,如果十三阿哥能好好保重身体,劳逸结合,那么大清的实力可能还会更上一层楼。

呜呜,真的在皇家这样的兄弟情太难得了,简直犹如大海捞针。所以本人在这请求四爷和十四阿哥好好保重身体啊,千万不要留四爷一个人在清朝,本来前半生就艰苦了,后半生怎么着也得让我们四爷吃点甜了吧。”

木槿姝眼睛眨巴眨巴的在请求呢,谁懂四爷和十三阿哥相互扶持的兄弟情,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