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眷顾这么猝不及防,没想到前两天来投奔自己的荀彧竟然是大才!
曹操“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小跑到右边坐着的荀彧前。
“还请文若助我!”曹操语气激昂。
他再也不想听敌方阵营的是如何,大败曹军的,他想听的是曹军是如何大杀四方。
“主公快请起啊,辅佐主公这是我的责任。”荀彧说的诚恳。
“文若,到我身边坐,来。”曹操让人把荀彧的椅子搬到自己的旁边来。
荀彧应允,主公器重他,这是好事。
荀彧的画像出现在天幕上。
“荀彧,世人尊称荀令君。
因年少成名,被当时辞官归乡袁绍,奉为上宾。
一开始,荀彧是打算辅佐袁绍的,后来荀彧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果断逃跑,投奔曹操。”
袁绍听到荀彧竟敢背叛自己,转而投奔曹操,脸上被气的微微扭曲。
“来人,沿路去搜查,死要见人活要见人!”袁绍咬着腮帮,额头青筋暴起。
“是”将士们领命就出去了。
天幕上木槿姝的声音一直都在说着。
“不得不说,荀彧看人的眼光是真的准,发现不对,及时止损。
兴平元年(194年),荀彧趁着曹操东征,进攻占领兖州,巩固保卫兖州三城。
等曹操回来后,建议曹操固其根本才能制天下,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收复兖州,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
建安元年(196年),荀彧用自己对天下布局毒辣的眼光,建议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迎进许县,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此曹操发展起来的势力,才越发强大,成为北方中唯一可以抗衡袁绍的存在,这离不开荀彧的相助。
曹操征战期间,荀彧亲自主持后方,用自己的智慧和战略眼光毒辣,助曹操战胜张绣、吕布、刘备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荀彧就是曹魏的伯乐。
荀彧除了主持后方事务,还为曹操举荐了郭嘉、贾诩、陈群等等一大批人才。
因此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建安五年,袁绍和曹操展开决战,被称作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袁绍出军10万兵士,而曹操这边仅有2万兵士,如此实力悬殊的战役,曹操都有些打退堂鼓,荀彧站起来劝阻曹操退军的意图。
荀彧的建议,曹操最终还是咬咬牙,听他的。果不其然,许攸投奔曹操,并献上偷袭乌巢的计策。
曹操和帐下谋士商量一番后,认为此举可行,于是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的主力。
战后,荀彧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军,荀彧的这一建议使曹操迅速平定冀州。
自此,北方势力最大的就是曹操了。
建安十三年,荀彧献计曹操奇袭荆州。
建安十七年,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中枢,在随征孙权的路上郁郁而亡,享年五十岁。
荀彧一开始投奔曹操是为了匡扶汉室,曹操也自此为由,荀彧虽然助曹操成就大业,但他内心依旧为汉臣,这是荀彧一生的信仰。
荀彧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奔走,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是汉统教育,即使精疲力竭,他依然努力前行。
辅佐数十年,他以为自己相助是匡扶大汉,没想到是自立为王,怎么会不郁结于心呢。
不过,追封荀彧的并不是他心心念念匡复的汉室,而是曹操建立的曹魏。
但是荀彧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木槿姝结束,刘备立即发弹幕争取让荀彧改变主意,来他这。
“先生一生想要光复汉室,不如来我刘备这,有先生相助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光从发言中,就能感受到刘备的急切。
“要我说,曹贼以此骗您,成事后再把您踢走,不如就来我主公这。”关羽立即拉票。
“久仰先生大名,如若你我联手,何愁汉室不兴呢?”诸葛亮挥着白羽扇,跟随发言。
而曹操这边,空气像是凝结一般,寂静无声。
刚才曹操和荀彧之间气氛有多热烈,现今就有多冷漠。
曹操只觉得说谎被拆穿的感觉,来的竟然如此之快。
真相被揭露的那一刻,荀彧只余愤怒,他精疲力竭了半辈子,最终因为一个谎言而郁郁寡欢而逝世,让他成为了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