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复山河 > 第101章 宋阁老之死

第101章 宋阁老之死

态。

留守的军官,级别比他高的不在少数。

让人家出钱、出粮安置难民,纯粹就是在做梦。

相对一众同僚来说,李牧的情况还算好的,起码战后扬州城的商贸迅速恢复。

哪怕距离巅峰时期,还有很大的差距,也能够提供一笔收入。

其他地方就不行,除了少数交通要道上的州县,情况略好一些外,剩下的地区都是一片白地。

大家手中是没有多少难民,但他们还有一群战俘养着。

朝廷迟迟不给出处理结果,李牧严重怀疑那帮文官,想利用这个冬天饿死、冻死那群战俘。

想法是黑暗了一点,但非常符合现实。甭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了造反,这些人的家属都死在了朝廷手中。

留下这些人,就是一个巨大隐患。

万一未来这些人中有人再次造反,做出这个决策的官员,就要承担政治责任。

轻则丢官去职,重则脑袋搬家。

全部处决掉,又不符合儒家的仁治思想。

下令流放充军,必然会死伤惨重,又要遭到那群卫道士的口诛笔伐。

反正无论怎么处理,都会给自己留下巨大隐患。

换个弱势的君主,大家直接把难题往皇上身上一推,就算是完事。

遇上天元帝,麻烦无法往上推,那就只能自己接着。

文官们不愿意承担责任,干脆就先拖着。

人在战俘营中关着,发生了意外,也是看守将领的责任。

等人死的差不多了,再介入处理,随便找个理由就糊弄了过去。

未来史书上记载的战俘死亡原因,要么是武将贪腐,要么是瘟疫肆虐。

不过文官们的算盘能不能如愿,还是要看朝廷的博弈情况。

明知道要背黑锅,武将们也不是傻子。

连李牧都知道催促,其他将领想来也不会闲着。

……

皇宫中。

“陛下,宋阁老刚刚走了!”

收到这个消息,天元帝手中的羹汤,直接洒落了一地。

“这就走了!”

在很多人眼中,宋海东这位首辅,就是一个老好人、糊墙匠。

可对天元帝来说,这位糊墙匠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维护朝堂上的平衡稳定。

平常时期,宋阁老的存在感不高。

一旦遇到大变故,他总是能够顶上去,把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天元帝推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失败,没有惹出大乱子,宋阁老在其中是出了大力的。

“宋阁老一生,为我大虞立下了汗马功劳,身后事不能马虎。

传旨,拟定谥号“文定”。

赐白银千两,布百匹,谷三千斛……

告诉百官,停朝一日。

光恩,你替朕走一趟,为宋阁老吊祭。”

天元帝略显疲惫的说道。

对待死人,他一直都很大方。

甭管是之前意外亡故的王公贵族,还是猝于任上的宋阁老,他都给予了哀荣。

或许存在做戏的成分,但政坛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

没人在乎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能够一直演下去,假的也能够成为真的。

首辅死了,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朝中局势,必然发生变化。

前面王阁老走了,现在宋阁老也走了,内阁就剩下三位阁臣,进新人是必须的。

每一次入阁之争,都是大虞党争的巅峰擂台。

有资格参与角逐的文官,都会倾尽全力。

谁胜谁负,天元帝并不在乎。

作为仲裁者,他只需要朝堂保持平衡。

现在的局面非常糟糕,缺少了宋阁老居中调和,接下来的党争势必更加激烈。

偏偏他这个皇帝的身体不好,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朝政,平衡党争。

“遵旨!”

“皇上,您要保重身体啊!

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交给百官处理吧!”

左光恩忧心忡忡的说道。

皇帝身体不好,能够瞒过外面的百官,却无法避讳他们这些身边人。

看着天元帝疼痛难忍,他是真的担心。

“放心好了,等这些烦心事处理完,朕就会静养。”

类似的话,天元帝说过不只一次。

可惜大虞朝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