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哪儿打,您还是给拿个主意吧!
不然下面那帮家伙,还是会继续闹下去。
张巡抚的威望不够,很有可能压不住群臣!”
杨炎开口提议道。
作为福建兵备道,他需要为福建的局势负责。
一旦广西方面军杀入广东,被叛军压制的福建方面军,就有了用武之地。
两家合力出击,很有可能光复整个广东。
这样的大功落下来,作为福建兵备道,他也能从中分润一份。
多了这份履历,他的未来仕途,将变得一片光明。
“让他们商议着办,不知道怎么选,就多问问武将的意见。
李指挥使和景总兵家学渊源,都是我朝难得的将才,他们知道该怎么把握战机!”
徐文岳没好气的说道。
作为文官,他自然不想武将占据主导地位。
怎奈下面的人不给力,不给武将放权,就要吃败仗。
迫于现实需要,他只能默认由武将来指挥。不过这种事情,他不可能直接下令,只能通过暗示让下属自行领会。
从各路战场上的情况来看,基本是可以确定,各省文官都给武将们放了权。
区别仅限于放出去的权限大小。
……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等到徐阁老的命令传回来,已经到了永宁元年的末尾。
外界关于出兵收复广东的消息,更是传播的满天飞。
作为战略计划提出者,李牧依旧没有拿出具体的作战方案,仿佛对外界的呼声充耳不闻。
“指挥使大人,广东那边传来消息,叛军向广州城增兵了五千。
其他沿海州府,也获得了少量增兵。”
听了项星翰带来的消息,李牧嘴角微微一笑。
释放假消息调动叛军的计划,无疑是成功的。
看似叛军增兵数量不多,但算军事账不是单看兵力多寡。
叛军此时选择增兵,无疑是高层承受不住压力,采取的应变措施。
向广东方向投入的资源多一分,叛军投入其他地区的资源,就会减少一分。
最关键的是靠着一系列的消息忽悠,叛军居然没有第一时间组织大军反攻广西。
多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缓冲,广西的局势已然大不相同。
在原来六个卫的基础上,李牧又新增了三个卫的编制。
距离巅峰时期的十卫、二十二千户所编制,已经非常的接近。
手中的直属兵力,此刻已然膨胀到了五万余人。
虽然后面补充的部队,尚未完成军事训练战斗力堪忧,但量变终归会引起质变。
加上景逸风手中的一万募兵,广西地区的军队数量,一跃突破了六万大关。
拥有这么多部队,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新收复的失地迅速稳定下来。
许多潜伏的白莲教信徒,也被陆续挖了出来。
在民众心目中,曾经那个大虞,又回来了。
民心安定之后,在维护治安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大幅度减少。
到了这一步,白莲圣国已经丧失了最佳反攻的机会。
后面再想要打回来,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数倍的增长。
有利自然有弊。
急剧的扩军,李牧手中的亲信,变得不够用了。
不光跟着他的那帮家丁,一个个变成了基层军官。
就连他麾下将领的家丁,也成为各地卫所的军官。
即便是如此,人手还是不够用。
停止向叛军发动进攻,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如此迅速的扩充军队,影响战斗力是必然的。
打顺风仗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感觉。
一旦遇上了强敌,老兵数量不足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最佳的选择就是扰乱敌人的判断,为军队训练争取时间。
为了忽悠住叛军,他只能连自己人一起骗。
“安南人,最近没有动作么?”
李牧关心的询问道。
造反这种游戏,一旦战略判断失误,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白莲圣国给他留下了整军,安抚民心的时间,就为败亡埋下了苦果。
等到下一次大战爆发,广西方面能够调动的兵力就不是两万,而是翻倍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