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压力直接传递到了内阁身上。
为了迎合圣意,大家不得不做出改变。官员们层层加码,很多好的政策,到了最后落实上都成了恶政。“陛下,现在朝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叛,其次是北虏。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军事。朝中用兵能力最强的首推舞阳侯,其次是成国公和镇远侯,再次才是各地的边将。想要尽快在军事上取得突破,为今之计只有打破常规,启用这些用兵能力强的。制衡的话,不妨派出监军。”汪逸风转移话题道。作为东厂厂公,比起一众前辈们,他低调的不像话。并非他生性低调,纯粹是现在的厂卫,根本牛逼不起来。满朝朝中文武,都在联手压制他们。办案的时候,各级衙门不仅不配合,还设置了多重门槛,想要搞事情都难。想要打开局面,必须要先分化朝中文武对他们的压制。最佳选择自然是把勋贵系大佬,打发到地方上任职。下去容易,想要回来难。在文官眼中,成国公丶镇远侯都是碍眼的货,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朝堂的掌控。偏偏两人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在军中又有很大的影响力,不是想动就能动的。如果到了地方任职,那就好操作了。仗不是那麽容易打完的,就是平定了内乱,还有一大堆的外敌需要收拾。稍微搞点儿小动作,就能把他们一直留在地方上。等过上几年,消除了辅政大臣的影响,就算是两人重新回到朝堂,也没有现在的话语权。“嗯!”“这确实是一个办法,有成国公和镇远侯帮忙,确实可以加快舅舅平定白莲教叛乱的进度。”言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这一声舅舅,落入一众宦官耳中,立即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以往的时候,永宁帝可都是直接称舞阳侯,舅舅那是当着太后面的称呼。不过众人也能理解,舞阳侯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给永宁帝挣到了面子。向外界证明了,他这个皇帝不是瞎子,任命的官员并不都是废物。济南城。距离城外的大战,已经过去两天,现在正忙着清缴敌军残馀。因为三大部落分头逃窜的缘故,让外出劫掠的鬼方骑兵各自为战,已经无力对官军造成威胁。现在的围追堵截,更多还是冲着敌军战利品去。那些丢弃战利品,仓皇逃命的乱军,李牧暂时还顾不上。没有别的原因,战利品实在是太多了。鬼方的眼皮子浅,丧失了约束之后,什麽东西都想抢回去。除了金银布匹粮食盐茶外,什麽铁锅丶餐具丶衣服,他们通通都没有放过。看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李牧也暗自发愁。倒不是这些东西没有价值,主要在于量太大。全部运回去麻烦,就地进行处理,又没有那麽大的市场,根本卖不上价。最起码那一堆来历不明,疑似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处理起来就非常麻烦。最关键的是不能拖,必须要赶在兵部官员核验战绩前,把这些东西给妥善处理掉。再晚的话,有了文官撑腰,被抢的地方士绅搞不好会上门来讨要丢失的财物。还回去是不可能的,就算李牧高风亮节,现在的情况也无法核定失主。相比士绅们的损失,缴获的战利品,只是其中一部分。真要是还了这家,不还那家,得罪的人只会更多。不如趁早把东西处理掉,直接在战报上进行修饰,随便留点战利品应付朝廷。朝廷还欠着勤王大军的银,只要数额不大,都会选择冲抵军。“侯爷,这是统计上来的战报。截止到现在,我军累计击败敌军六万,斩杀敌军两万馀人,其中真虏首级一万三千具,俘虏敌军四千三百人——”话音落地,一份充满艺术色彩的战报,直接出现在舞阳侯面前。徐忠恩率先回应道。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不确定永宁帝是真心询问,还是在进行试探。为了安全起见,果断的选择了保守回答。拿出祖制,证明他安分守己,肯定不会有错。其馀一众宦官,也紧跟着附和。管心里有什麽想法,大家都不想让皇帝觉得,自己是有野心之人。对宦官来说,个人能力是其次,关键是忠诚必须保障。“朕让你们说的,至于祖宗留下的规矩,早在先帝朝就被打破了。今时不同于往日,朕觉得先帝说的不错,没有什麽祖宗规矩是一成不变的。d永宁帝挥手说道。祖制一直都是百官制约皇帝的紧箍咒,想要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