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义和个人私义面前,还请将军以大局为重。”
叶泰鸿语重心长的说道。
事实上,在几个月之前,他也是安南国的忠义之士。
立场突然转变,纯粹是虞军打的太猛了。
尚未反应过来,就变成了大虞的百姓。
想要殉国,却被身边人给劝住了。
为了抚平了内心的不安,在历史书中,他很快找到了心灵支柱。
安南成了中原王朝的一份子,他的行为就是在维护王朝统一,这是天下大义。
所谓背叛,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甭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深信不疑。
靠着这套理论,他很快受到了虞军将领的赏识,成为了大虞体系中的一员。
期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了无数安南官兵投降大虞。
宣光久攻不下,叶泰鸿和守将有旧,就主动请缨充当使臣劝降。
“罢了!”
“一切罪责,本将一力承担。
为天下苍生计。
本将愿率领城中守军,为天下一统做一份贡献!”
迟疑了一阵子后,黄星文语气沉重的说道。
原本他是想要讨价还价,获取更多利益的。
可惜虞军不吃这一套,想要荣华富贵,那就加入仆从军到战场上去取。
想要一下子身居高位,那是不可能的。
安南都护府不养闲人,在证明自己的价值前,他们这种降臣什么都不是。
更好的待遇没有争取到,反倒是他被叶泰鸿的大一统理论,给说服了。
给自己的行为,套上了一层神圣外衣之后,投降的心里障碍一下子没啦。
“将军弃暗投明,实乃天下之福。
待天下重新统一,论功行赏之日,定然少不了将军的一份。
……”
各种漂亮话,从叶泰鸿嘴中不断冒出来,直接把黄星文吹捧成了当代圣人。
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但架不住好用。
类似的一幕,不断在西北地区上演。
原本属于安南王的基本盘,正在被逐渐蚕食。
在生死存亡面前,越来越多的安南官兵,认同了“大一统理论”。
最直接后果就是安南王控制的地盘,在劝降浪潮中,急剧缩小。
奠边府,安南临时陪都。
看着手中的情报,胡新波眉宇间的愁容,就没有断过。
层出不穷的叛徒,各种讨伐檄文,让他心神憔悴。
手下人的背叛,给他带来的打击,比战场上的失败都大。
“诸位爱卿,朕真是残暴之君么?”
胡新波的问话,把众人吓了一跳。
最近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太多,国王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貌似也很合理。
“陛下,乃一代明君,岂能和残暴扯上关系!”
陈景福当即反驳道。
吹捧胡新波是明君,肯定是在瞎扯淡。
真要是一代明君,也不会把安南国搞得奄奄一息。
可若说他是暴君,那又未免太过了。
继位之后,他就干了一件大事——发起和大虞之间的战争。
可在这场战争中,他只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就算他不主动北伐,大战还是一样会爆发。
真正的错误,不在于他干了什么,而是战场上表现的太菜。
乱世之中,菜就是原罪。
“呵呵……”
“这世上,哪有把国家搞得山河破碎的明君。
都到了这种时候,诸位爱卿没必要藏着捏着。
有什么心里话,大家尽管说好了,朕承受的住!”
胡新波的笑容,让众人毛骨悚然,一时间居然无人接话。
不过很多时候,不回答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
看来大家是把国内的烂摊子,全部算到了朕头上。
可谁记得去年北伐大虞前,举国上下都嚷嚷要战的?”
胡新波嘲讽道。
举国上下都支持的战争,因为吃了败仗,黑锅直接落在了他的头上。
稍微有点儿份量的大臣,在投降虞军之后,都会发一份《讨伐胡逆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