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蜀中新政
蜀地。.k·a¨n¢s·h¨u_j*u+n/.*n+e?t\
以勾结叛军的罪名,完成内部清洗之后,徐文岳颁布了《蜀中新政。
不同于东南八省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把无主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赁给百姓种植。
理论上来说,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朝廷和百姓均是获利者。
不过实操刚开始,各种问题就层出不穷。
大虞朝的地方治理,严重依赖当地士绅,许多地方官都要看士绅的脸色。
土地肥瘦不均,如何核定租金,名义上是衙门确定。
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权力还是落入士绅手中。
明明是一项善政,到了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很快就跑偏了。
总督严令各地官员监督,可到了实际行动中,巨大的工作量根本不是几名官员能监督过来的。
许多官员们为了省事,直接把具体经办工作,外包给了地方士绅。
百姓想要租赁到肥沃土地,必须先给经办的士绅送上好处。
看似租金更低,实际上需要承担的负担不降反增。
士绅们大发横财的同时,也迅速拉地方官下水,形成了贪腐联盟。
或者说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以往都隐藏在暗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谓的道德约束,就是一个笑话。
少数有节操的官员,拒绝和地方士绅合作,最终结果一样搞的一团糟。
活儿总是要有人干的,不让下面的士绅干,就只能依仗衙门中吏员。
这个群体,不光贪婪成性,还要看士绅的脸色行事。
在大虞朝,一直都是铁打的士绅,流水的官。
官员再怎么位高权重,终归会有调走的一天,但下面的士绅老爷们却是世代扎根在地方上。
对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吏员来说,得罪了官老爷后果严重,得罪了士绅老爷们更要命。
一边是联手发财,一边是家破人亡,这道题很好选。
第一轮土地统计中,收归国有的土地中沃土占比约四成,到了现在连一成都不到。
不光沃土数量减少,就连田亩数量,也在不断缩水。
看着下面上报的数据,徐文岳直接气炸了。
这分明是把他当傻子糊弄,完全没有给他这位当朝阁老面子的意思。
估摸着是知道了他即将离任,认为他不会大动干戈。
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上下串通一气,准备抢在新总督到任前完成利益瓜分,造成既定事实。
“混账!”
“这些王八犊子,简直是目无王法!”
……
徐文岳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为了推动改革,他已经杀鸡儆猴了,结果下面根本都没当成一回事。
“阁老息怒!”
一旁的云师爷开口劝说道。
这种局面,虽然超出了预料,但依旧在情理之中。
原因非常简单,前面杀人,徐阁老是遵守游戏规则的。
被处理的士绅官员,都是和叛军有过勾结的。
朝廷剿灭了叛军,肯定要对这些人秋后算账。
甭管有多大的后台,勾结叛军一旦暴露出来,都难逃朝廷的清算。
大家心里先有了这种认知,对这种清算并不感到恐惧,顶多私底下吐槽一下徐阁老手段狠辣。
总体上,地方士绅对他这种行为,还是表示了支持。′i·7^b-o_o^k/.*c.o\m′
可是后面的改革,让双方一下子站在对立面。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查抄反贼的家业,都会拿出来和士绅进行分享。
徐文岳直接收归国有,相当于断了大家的财路。
利益面前,阁老的面子也不够用。
“士绅们堕落的太厉害,为了一些利益,连大局都不顾了。
老夫,痛心疾首啊!”
徐文岳一脸无奈的说道。
离任前仓促发起改革,并非他多支持改革,主要是被局势逼出来的。
再不做出点儿成绩来,他们这一届文官,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文官在文治上赶不上武夫,史书都不知道该怎么撰写。
倘若皇帝精明点儿,梭哈玩一把大的,靠勋贵实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