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罗大帝焦虑不安的踱步中,大殿内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与无奈。
一位年迈的大臣,颤巍巍地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星罗大帝停下了脚步,目光凝重地看向这位老臣,缓缓道:
“爱卿但说无妨。”
老臣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陛下,武魂帝国如今势不可挡,我军连战连败,士气低落,再这样下去,恐怕……”
老臣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
“恐怕国将不国啊。老臣以为,不如考虑与武魂帝国议和,暂避其锋芒,待时机成熟,再图复兴。”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有的大臣表示赞同,认为保存实力,以待时变是明智之举。
而有的大臣则坚决反对,认为求和即是示弱,会助长武魂帝国的气焰,让星罗帝国颜面扫地,更难以有翻身之日。
星罗大帝的脸色阴晴不定。
他深知求和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对他作为帝王尊严的巨大挑战,也是对国家未来命运的赌博。
然而,面对现实,他又不得不承认,目前星罗帝国确实处于劣势,继续硬抗,可能真的会迎来灭顶之灾。
“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决定。”
星罗大帝沉吟片刻,最终做出了决定。
“朕需要好好考虑,再做定夺!”
随着星罗大帝的一声令下,大臣们纷纷退出大殿。
但他们的心中都明白,这场关于求和与否的讨论,只是刚刚开始。
星罗帝国的命运,正悬于一线,摇摆不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星罗大帝召集了所有重要的大臣,进行了商议。
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难以达成一致。
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刻,星罗帝国的人民也在密切关注着帝国的动向。
星罗帝国内部本就动荡不安,百姓们都期待着和平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武魂帝国。
最终,在经过数次的权衡利弊后,星罗大帝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武魂帝国,试探求和的可能性。
他们希望主动割让出一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
这一决定虽然让一部分人感到失望,但也让另一部分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使者带着星罗大帝的诚意与期望,踏上了前往武魂帝国的征途。
千仞雪见了星罗帝国的使者,得知了他的来意。
随后,找来萧寒。
“萧寒,对于星罗帝国的求和之意,你有何看法?”
如今,实力强大的萧寒已经成为了千仞雪最信赖的人之一。
萧寒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星罗帝国此时求和,无疑是狗急跳墙之举。我军正值士气高昂,战无不胜之际,应当乘胜追击,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一旦让他们有了喘息的空间,日后必将卷土重来,成为武魂帝国的隐患。”
千仞雪微微点头。
她也知道,此刻的武魂帝国,正在不可阻挡的势头之下,一步步逼近统一大陆的梦想。
不能让求和停下她前进的脚步。
“很好,萧寒,你的见解与我不谋而合。我会拒绝星罗帝国的求和请求,继续发动攻势,直至彻底征服星罗,让整片大陆都沐浴在武魂帝国的光辉之下!”
消息很快传回了星罗帝国。
星罗大帝得知求和遭拒,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他紧握双拳,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脸色铁青。
“武魂帝国,竟如此嚣张!难道真要逼我星罗帝国玉石俱焚吗?!那就与它抗争到底。”
星罗大帝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决绝。
他将倾尽全国之力,调集所有可用之兵,誓死抵抗。
然而,实力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弥补。
尽管星罗帝国上下一心,英勇抵抗,但在武魂帝国强大的攻势面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半年时间转瞬即逝,大半个星罗帝国已被武魂帝国的铁蹄所征服,百姓自愿归顺武魂帝国。
武魂帝国的大军如洪流般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直逼星罗城。
最后的大战即将来临,但他们没有贸然前进。
此战非同小可,关乎整个大陆的格局。
星罗城内,很可能集结了比比东、剑斗罗、骨斗罗等一众强者,以及星罗帝国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