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带我去远方林朝阳陶玉书 > 第684章 当代小说艺术的绝唱

第684章 当代小说艺术的绝唱

也想不到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竟然高到这个地步。

这些外国媒体的部分表述甚至让某些媒体产生了一种不可明说的羞耻感。

林朝阳一位中国作家,竟然得到如此多国际媒体的交口称赞,实在叫人难以想象!

中国文学,从此站起来了!

部分媒体仰视惯了西方国家和媒体,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时代造就的差距我们要承认,更要有一颗成为强者的心。

海外舆论反响和国内的诺奖热潮掀起的热议持续不断,在一阵阵新闻浪潮之中,林朝阳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期间,如文化部、文联、文协等国内文化部门都通过公开渠道向林朝阳发出了贺信,连续数天,多个官方渠道的发声祝贺将林朝阳的获奖推向了高潮。

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文化界、知识界的反响更是汹涌激荡。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含金量毋庸置疑,林朝阳的获奖成了文化界、知识界的一大盛事。

官方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诺贝尔文学奖看似是文化事件,实际上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和一种大外宣。

就像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文化部贺信中所写的那样:

“林朝阳同志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独特魅力,为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流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官方的遣词用句向来是极其考究的,以作家的身份用“传播”二字十分贴切,但多了“流行”两个字可就不同了。

何谓“流行”?

它所表现的是文化与习惯的传播,必然要被主流社会和大众普遍接受,并且是大范围的接受,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社会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秒/璋?結¨晓?说¢网? ·吾_错?内+容¨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和统计,多年以来林朝阳的作品在海外出版销量累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5亿册。

这样的作品销量在各国主流作家当中前无古人,后恐怕也很难有来者。

更难得的是,林朝阳作品的各类改编不仅斩获过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托尼奖等众多国际大奖,更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朝阳的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国家大事。

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之下,此次林朝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舆论热度和强度远超了他以往的获奖,更不是许多外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可比的。

不过,再热闹的新闻也有过去的时候。

林朝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在国内热闹了一个多星期,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新闻热度逐渐降低,各类报道也越来越少,事件慢慢的冷却了下来。

获奖的热度虽冷,但林朝阳却没有闲下来。

从奖项结果公布以来,他今天几乎从早到晚都要接受采访。

以他的性格,当然是不希望被媒体过多打扰的。

但这次不行,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已经被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他就算是再不愿意,也得露面。

除了没完没了的采访,还有各种活动。

文协开会、大学演讲、官方表彰……

林朝阳像个陀螺一样忙的晕头转向,获奖后的一个多月里几乎没有一天是消停的时候。

在他被舆论裹挟着登上高台的时候,《天朝》的第六卷,也是最后一卷终于在亿万读者的期盼中隆重登场。

10月15日,《收获》的《天朝》专号(第六期)如约上市。

自1999年12月15日《天朝》第一卷发表,历时10个月,这部总字数长达280万字的煌煌巨著终于迎来了收官之时。

携着作者林朝阳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势,《收获》专号上市当天一大早,天还未完全亮,燕京各大书店门前便已经聚集了大量前来抢购杂志的热心读者。

这些读者里有不少人都是凌晨时分就已经等在书店门口排队的,此情此景仿佛是回到了八十年代那个人人都在为文学疯狂的年代。

而要说引起读者们如此疯狂表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作品本身的优秀,过去大半年时间里《天朝》发表五卷,以厚重的史诗叙事和凝练的艺术审美获得了国内文化界以及广大读者群体的超高评价,拥趸无数。

原因之二,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