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据兵部尚书所言,好像是因为高昌国那边的事!”
“高昌国?”
李世民下意识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只见长孙无忌也一脸疑惑,于是摆手道:“让兵部尚书进来!”
“是!”
门外应了一声。
很快,侯君集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臣,参见陛下!”
“嗯,侯尚书免礼!”
李世民点了下头,旋即直接问道:“朕适才听闻,高昌国那边有事发生?”
“回陛下,确实有事发生,臣刚刚接到长安那边的消息,高昌国意欲对我大唐开战!”
“你说什么?!”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由满脸诧异地道:“那麴文泰是疯了吗?还是老糊涂了,居然敢对我大唐开战?”
“回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高昌国因为焉耆国与我大唐修路的事情,对焉耆国不宣而战,致使焉耆国损失惨重,而焉耆国国王则马不停蹄的跑到长安,让我大唐主持公道,当时陛下因为辽东的战事,无暇顾及,就让内阁去处理。”
“而内阁经过商议后,决定还是太子处理比较稳妥,因为焉耆国与我大唐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是太子主张的。”
“可是,太子听闻焉耆国的事情后,大为恼怒,并让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亲自来大唐给个说法,并赔偿三倍粮草.”
“等下,这赔偿三倍粮草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侯君集说完,李世民就好奇地打断了他。
却听侯君集耐心解释道:“据太子那边传来的消息,好像是西域同盟军的粮草,被高昌国,还有西突厥劫掠了,而且整整劫掠了六次.”
“这”
听到这话,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不由面面相觑。
难怪李承乾会恼怒,这高昌国和西突厥的胆子是真的大。^微¨趣?小\说/ +追,最+新?章·节?
也幸亏李承乾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否则以李承乾的脾气,非要灭了这两国不成。
但现在的问题是,明明是高昌国,还有西突厥挑事,大唐因为顾及其他战场,没有跟他们一般见识,怎么他们还越跳越欢了?
却听侯君集仿佛看穿了李世民二人的疑惑一般,又道:“高昌国之所以意欲与我大唐开战,是因为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不仅没有亲自来大唐,而且还派了一个十分低微的小官来羞辱我大唐。说什么‘苍鹰在天上飞翔,野鸡在荒草中躲藏,猫在唐间悠游嬉戏,鼠在洞里偷吃东西,各得其所。难道就不能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天地吗?’
后来经内阁众臣解读,这是根本没将我大唐放在眼里。故而,内阁众臣一致认为,这是宣战的挑衅!”
“岂有此理!”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勃然大怒:“为恶不诛,善何以劝!明年发兵攻打高昌国!”
“陛下息怒,我大唐目前已经在多线作战了,再对高昌国作战,恐怕对我大唐不利啊!”长孙无忌连忙道。
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难道你要我大唐在撮尔小国面前,丢尽颜面吗?”
“不是的陛下,臣的意思是,不如将此事交给太子,让太子去处理,反正之前也是太子让麴文泰给一个说法的”
“赵国公这话,恕在下不敢苟同!麴文泰拂的是我大唐的面子,也是不给我天可汗面子!理应由陛下处理,如果再让太子去处理,那麴文泰回一句,你大唐难道是太子做主吗?这不是更加羞辱我大唐和陛下了吗?”
“你!”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不由怒视侯君集:“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此事怎么能这样想!?”
“不是在下想得冒失,而是高昌国的狂妄,赵国公没理解!”
侯君集面对长孙无忌的怒视,表现得非常平静,只听他淡淡道:“什么老鹰在天上飞,野鸡在草中藏,各有各的活法,说白了就是,劝我大唐别多管闲事!这样狂妄的言论,不正是证明麴文泰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吗?如果我大唐与高昌国开战,他会奉陪到底!”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大唐还不跟高昌国开战,还有何脸面主导西域诸国?”
“可是,现在的情况,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大唐不宜多线作战,而且,薛延陀才刚刚覆灭,大军需要在当地稳定局势,就连太子也没有贸然覆灭吐谷浑,而是在伏埃城稳定局势,怎么能再次远距离作战呢?”
长孙无忌据理力争道:“更何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