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在高素之的可以放纵下,在苏州长史、苏州司马李修的推动下,刺史一职完全移交到了窦山君的手中,就算窦世显好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闷闷不乐地在府上含饴弄孙。
在贡举对女子开放的消息传到苏州后,窦山君当即决定放下在苏州的一切,前往长安应举。
“你要去应举?难道要放弃在苏州数年的经营吗?”长史苦口婆心地劝,跟窦山君合作比和窦世显合作畅快多了,窦山君思维灵活,不像是窦世显,只有个榆木脑袋。
刺史府中的幕僚纷纷附和,想要挽留窦山君。如果前往长安无功,那不是浪费心力吗?有多少人在低品官职上蹉跎?又何必与那万万人去竞争呢?
窦山君心中却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坚持前往长安。
她离开苏州的时候,沈初月来送行。因着征伐高句丽一战,她送战船有功,沈家船行摇身一变,成了钦定的船行。不少同行来夸她,跟她讨主意。沈初月心中却无比清楚,这是当初的齐王也就是如今的圣人给她的机会。如果不是圣人赐下的造船图册,她们船行凭什么遥遥领先?如果不是圣人砸下大笔钱,她如何对抗沈家宗族?如何吃下整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