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高兴的就是张巡了,比起武安郡和石门郡来说,锦凌郡才是最惨的,有数座城池惨遭叛军屠城,还有2、30万百姓逃难躲进了盘州府,人口的损失是最大的。
眼下要重建府军,还要重新恢复民生,对于青壮的需求自然不小,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将这数十万俘虏的青壮纳入了怀中,不愿意分配出去。
还是刘伯温劝阻了他,这些人毕竟曾经都是叛军,有些人甚至还杀过人、见过血,与普通百姓已经不一样了,不能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地区,那是埋下一个隐患。
甚至锦凌郡的府军重建,也不能全部用这些青壮,最好是将这些青壮打散,安置到三郡之地,有各地的百姓、府军看着,也不怕他们生出什么事端来。
张巡的能力不差,文武双全,自然明白这才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虽然心中有些不舍,却也没有多说,更加没有提出什么质疑,只是请求叶白从武安郡和石门郡,迁移部分百姓过来,补上锦凌郡的人口,再不济也要把盘州府的那近30万难民给送回来。
没有足够的人口,张巡就是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对于这种事情,叶白自然不需要劳心劳力,只要定下一个大的基调,剩下的事情,自然可以交给手下的人去做。
战争结束,如今就该轮到文臣出马了,他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全面收复锦凌郡,获得了一批人才卡的奖励,这些人才卡叶白全部兑换成了文臣卡。
开战之前,叶白大规模召唤了一批武将,武将的数量暂时是足够了,眼下缺的是文臣,战后重建,没有足够能力的文臣可不能做好。
【荀彧(绝世文臣):武力14,统帅62,智谋95,政治97】
【杜如晦(绝世文臣):武力55,统帅79,智谋95,政治97】
【房玄龄(绝世文臣):武力48,统帅67,智谋97,政治94】
【荀攸(绝世文臣):武力27,统帅73,智谋96,政治92】
叶白的运气相当不错,招募出来的4名绝世文臣,不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之辈,更是对他当下处境极为有用的,乐得他嘴角都合不拢。
荀氏叔侄不用多说,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就如同刘邦麾下萧何一般的存在,曹老板手下若不是有荀彧支撑,他哪里能够年年征战,压着吴、蜀两国打啊。
荀攸在治理国家方面,要比荀彧弱了不少,但却是一名合格的谋臣,为军中将领出谋划策,也是行家里手,这类谋臣也是叶白比较缺乏的。
房谋杜断的名声更是不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而且两位与长孙无忌不一样,对于权势没有太多的欲望,用起来也要更加放心一些。
岳飞的右军还有廉颇的新军,都还缺少一名出谋划策的军师呢,这一次不就正好给补上了嘛。
当下大笔一挥,荀攸去了廉颇的新军,与廉颇、李牧搭档,虽然不是廉颇的最佳搭档蔺相如,可以荀攸的聪慧、能力,想来是能够与廉颇和平共处的。
房玄龄则是去了右军,与岳飞搭档,岳飞可不是廉颇,没有那么高傲,而且对房玄龄的名声也有足够的了解,右军还有秦琼、程咬金等熟人,想来不会有什么冲突的。
至于更加擅长政治的荀彧和杜如晦则是被留在了身边,为叶白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处理一些政务。
如今西北三郡都已经落入到了叶白的手中,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政治方面,可以说已经成了叶白的地盘,一应民生事务都要由叶白来决策。
姚广孝、张巡还有长孙无忌,三名郡守的确能力不俗,不要说管理一郡之地,就算管理多个郡乃至一国,都未必做不到,可很多大事依旧要上报到叶白这里。
不擅长这方面事务的叶白,麾下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才能够协调统筹好一应事务,刘伯温能力出众,政治能力同样不差,可他最擅长的还是军事谋略,荀彧、杜如晦两人正好可以分担。
而且这两位的智谋属性同样不低,在关键的时刻,同样能够承担起一名谋士的重任,临时客串一下军师。
如此一来,叶白的侯府之中,就有了刘伯温、陈平、荀彧、杜如晦四大名臣组成的智囊团,这阵容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够比拟的。
最先体会到这种好处的,并不是叶白,而是陈平。
往日里,光是石门郡和武安郡递交上来的政务就不算少,刘伯温有其他任务在,有时候处理不过来,也是需要陈平出力的,得亏他能力不错,没有耽误锦衣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