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此时的魏子昊并不知道,换装后的他现在正在十六铺码头里观察。
十六铺码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为上海浦。
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
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
算是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只见码头上客运货运轮船毗邻,码头林立。
码头范围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
“黄道会会在那个地方接船呢?”
看着深夜里这依然热闹的码头,魏子昊已经用真实之眼扫描了大半区域还没有任何发现,心里着急道。
看着从面前走过的一个青衫醉汉,真实之眼里显示【朱谷力,黄道会成员。】
“咦!还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得来全不费功夫。”
魏子昊立即就远远的跟上对方往前走去。。。
一边走一边回想着后世对黄道会的一些信息。
据说这黄道会,乃是青帮“大”字辈曹幼珊的徒弟常玉清组建的。
这个常玉清身高马大,长相奇丑,鼻孔朝天,双耳如扇。
他早年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辛亥革命后来到上海闯荡。
他除了组建“黄道会”和“安清同盟会”外,还有一个“理教联合会”,并自任会长。
以发挥黄种人道德为号召,以青帮分子为核心,广泛吸收其他帮会分子加入。
在日军的策划下,迫害抗日志士和平民百姓,制造了一连串的震惊上海的暗杀血案。
这家伙就是一个依靠日本人,混迹江湖的青帮流氓头子。
“如果遇到,必须得干死他!”
国与国之间为了利益而战争还可以理解,大家立场不同嘛。
但这种卖国求荣,帮助敌人迫害同胞的汉奸必须弄死,不然都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华国人。
一路跟随着前面的醉汉来到了一处仓库。
只见这个仓库靠近码头,门口游荡着2个帮会成员。
腰间鼓鼓囊囊的,应该是别着短枪。
走到近前的醉汉和门口的几人说笑了两句后就进去了,里面有7~8个人正在喝酒打牌。
魏子昊远远的扫描了一下,只见门口的两人和里面显露出的几人都显示是黄道会的成员。
看来就是这里了,明天晚上的烟土交易应该直接就是卸在这个仓库。
在远远的围着仓库转了一圈后,魏子昊迅速往浅町酒肆赶去。